⒈ 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乃丹书帛曰‘陈胜王’,置人所罾鱼腹中。卒买鱼烹食,得鱼腹中书,固以怪之矣。又闲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,夜篝火,狐鸣呼曰‘大楚兴,陈胜王’。”后因以“狐鸣鱼书”指起事者动员群众的措施。亦作:狐鸣篝中、狐鸣篝火。
⒈ 亦作“狐鸣篝中”、“狐鸣篝火”。或省作“狐火”。
引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乃丹书帛曰‘ 陈胜 王’,置人所罾鱼腹中。卒买鱼烹食,得鱼腹中书,固以怪之矣。又閒令 吴广 之次所旁丛祠中,夜篝火,狐鸣呼曰‘ 大楚 兴, 陈胜 王’。”
宋 罗大经 《鹤林玉露》卷六:“如狐鸣鱼书之类,至诈为吉兆以动众。”
清 邹容 《革命军》第一章:“此自 秦 以来,所以狐鸣篝中,王在掌上,卯金伏诛, 魏 氏当涂,黠盗奸雄,覬覦神器者,史不絶书。”
黄葆桢 《杨哲商烈士悼歌》:“军储潜遣五丁运,狐鸣篝火期相从。”
长舆 《论莱阳民变事》:“使 莱 民衣食无缺,含哺鼓腹,则虽有狐火之诡谋, 苏 张 之辩舌,寧能使安土乐俗之民,捐弃其身家妻子而从之赴死哉!”
⒈ 秦朝末年,陈胜、吴广欲壮大反秦声势,鼓动众人起事,乃丹书帛上:「陈胜王」,置鱼腹中,再令人买而剖食,得丹书;又令人夜篝火,狐鸣呼曰:「大楚兴,陈胜王」。典出《史记·卷四八·陈涉世家》。后用以比喻起事者欲鼓动群众所使用的手段。
例如:「野心家往往藉著怪力乱神的说法、狐鸣鱼书的骗局,煽动纯洁而无知的乡民。」
(1)(名)哺乳动物的一属;形状略像狼;面部较长;耳朵三角形;尾巴长;毛通常赤黄色。性狡猾多疑;昼伏夜出;吃野鼠、鸟类、家禽等。毛皮可做衣物。较常见的草狐和赤狐。通称狐狸。(2)(Hú)姓。
词语解释鱼书[ yú shū ]⒈ 后因称书信为“鱼书”。古代朝廷任免州郡长官时所赐颁的鱼符和敕书。引证解释⒈ 后因称书信为“鱼书”。引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十三·饮马长城窟行之一》:“客从远方来,遗我双鲤鱼。呼儿烹鲤鱼,中有尺素书。”唐 韦皋 《忆玉箫》诗:“长江 不见鱼书至,为遣相思梦入 秦。”明 无名氏 《鸣凤记·秋夜女工》:“心似剖,为 陇 外鱼书无有。”柯灵 《香雪海·三十八年前的一张旧报》:“这些稿件的来历,有的通过党的渠道,有的似乎是鱼书遥递,不远千里,由绿衣人辗转送来的。”⒉ 古代朝廷任免州郡长官时所赐颁的鱼符和敕书。参阅 宋 程大昌 《演繁露·左符鱼书》。引《旧唐书·德宗纪上》:“是月,復降鱼书停刺史务。”宋 陆游 《遣兴》诗:“谁遣径归朝凤闕?不令小住奉鱼书。”明 张煌言 《送黄金吾冯侍御乞师日本》诗:“龙节卧持豸斧客,鱼书泣捧豹衣郎。”国语辞典鱼书[ yú shū ]⒈ 书信。引宋·晏殊〈无题〉诗:「鱼书欲寄何由达,水远山长处处同。」清·宋凌云〈偶成〉诗:「天外鱼书绝,征人岂念家?」⒉ 唐时用作凭信的鱼形符节,以木或铜制成。引唐·陆贽〈冬至大礼大赦制〉:「刺史停替,须待鱼书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