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黄色的冠帽,多为道士戴用。
英hat worn by a Taoist priest;
⒉ 用以指代道人。
例入华山为黄冠。——明·顾炎武《复庵记》
范君为黄冠矣。
空空黄冠。
英Taoist priest;
⒈ 古代指箬帽之类。蜡祭时戴之。
引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黄衣黄冠而祭,息田夫也。野夫黄冠;黄冠,草服也。”
郑玄 注:“言祭以息民,服像其时物之色,季秋而草木黄落。”
孔颖达 疏:“黄冠是季秋之后草色之服。”
后即借指农夫野老之服。 南朝 宋 鲍照 《园葵赋》:“主人拂黄冠,拭藜杖,布蔬种,平圻壤。”
钱振伦 注:“《礼记》:‘黄冠,草服也。’”
⒉ 道士之冠。亦借指道士。
引唐 唐求 《题青城山范贤观》诗:“数里缘山不厌难,为寻真诀问黄冠。”
宋 陆游 《书喜》诗:“挂冠更作黄冠计,多事常嫌 贺季真。”
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滦阳消夏录四》:“黄冠緇徒,恣为妖妄,不力攻之,不貽患於世道乎?”
林学衡 《东樊山》诗:“便着黄冠思入道,可容白袷坐论文。”
⒊ 指黄冠体。
引姚华 《曲海一勺·骈史上》:“曲之传远而所著又伙者……厥有黄冠、草堂、楚江、骚人诸体。”
⒈ 用草编成的斗笠,为农夫所戴。
引《礼记·郊特牲》:「黄衣黄冠而祭,息田夫也。野夫黄冠,黄冠,草服也。」
⒉ 道士所戴的帽子。后指道士。
引唐·唐求〈题青城山范贤观〉诗:「数里缘山不厌难,为 寻真诀问黄冠。」
(1)(形)像丝瓜花或向日葵花的颜色:~布|~花|~色|发~。(2)(名)指黄河:~泛区|治~|~灾。(3)(Huánɡ)姓。(4)(动)〈口〉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:买卖~了|对象~了|生意~了。
guān1. 帽子:衣冠。冠戴。冠盖(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车盖,借指官吏)。衣冠楚楚。2. 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:冠子。鸡冠。树冠。冠状动脉。guàn1. 把帽子戴在头上:沐猴而冠。2. 超出众人,居第一位:冠军。3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