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实行军事独裁,强迫人民接受军事训练,向人民灌输侵略思想,使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为侵略战争服务的反动政策。如日本军国主义。
英militarism;
⒈ 把国家完全置于军事控制之下,一切为了侵略扩张的黩武思想和行为。
引瞿秋白 《赤都心史》三五:“‘此间是军国主义式的统治,医生独裁制……’科学的威权最高无上。”
亦称“军国民主义”。 蔡元培 《在北京政学会之演说》:“其实 法国 科学亦甚为发达,所以不如 德 之故,盖因 德 为帝国,系持军国民主义。”
鲁迅 《坟·寡妇主义》:“半年以后,从 日本 留学回来的师资就不在少数了,还带着教育上的各种主义,如军国民主义,尊王攘夷主义之类。”
⒈ 一种以军事领导政治,以武德为立国基础的思想、制度、政策。其对内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和压迫,并进行军事独裁统治;对外则肆意掠夺、扩张势力范围、主动挑起战争,以并吞邻国。如二次大战前夕的日本和德国等。
词语解释军国[ jūn guó ]⒈ 统军治国。⒉ 军人控制的国家。引证解释⒈ 统军治国。引《黄石公三略·上略》:“军国之要,察众心,施百务。”《后汉书·荀彧传》:“操 每征伐在外,其军国之事,皆与 彧 筹焉。”清 昭槤 《啸亭杂录·五大臣》:“凡军国重务皆命赞决焉。”⒉ 军人控制的国家。 瞿秋白 《文艺杂著续辑·青年的九月》:“中国 的黄金少年企图变军阀为军国,这是枉然的。引中国 的劳动群众不但反对军阀,并且反对军国。”国语辞典军国[ jūn guó ]⒈ 军务及国政。引《文选·干宝·晋纪论晋武帝革命》:「值魏太祖创基之初,筹划军国,嘉谋屡中。」《五代史平话·周史·卷上》:「威在河中讨三叛时分,得朝廷诏书,见其处分军国之事,皆合机宜。」⒉ 以军事统治的独裁国家。
词语解释主义[ zhǔ yì ]⒈ 某种特定的思想、宗旨、学说体系或理论;对客观世界、社会生活以及学术问题等所持有的系统的理论和主张。例现实主义。马克思主义。英-ism;⒉ 某一(特定)人或物所特有之行为方式、作风。例自由主义。⒊ 一定的社会制度;政治经济体系。例社会主义。资本主义。⒋ 由导师、学派或教派提出的认为正确并且支持的事物。例达尔文主义。英doctrine;⒌ 政府决定作为它的行动或政策基础的施政方针,尤指国防关系方面的。例门罗主义。⒍ 行为的指导原则。例三民主义。英principle;⒎ 对事情的主张。英stand for; advocate; hold;⒏ 犹主旨,主体。英substance; gist; main body; main part;引证解释⒈ 谨守仁义。引《逸周书·谥法解》:“主义行德曰元。”孔晁 注:“以义为主,行德政也。”⒉ 对事情的主张。引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敢犯颜色,以达主义,不顾其身。”《老残游记》第十一回:“其信从者,下自士大夫,上亦至将相而止,主义为逐 满。”⒊ 犹主旨,主体。引梁启超 《与林迪臣太守书》:“启超 谓今日之学校,当以政学为主义,以艺学为附庸。”⒋ 以解释词义为主。引杨树达 《积微居小学述林·论小学书流别》:“世人分别小学书,谓《尔雅》主义,《説文》主形,《切韵》主音,是固然矣。”⒌ 形成系统的理论学说或思想体系。引丁玲 《韦护》第三章六:“你不是很讨厌我信仰的主义吗?为什么你又要爱我?”例如:马克思主义;达尔文主义。⒍ 一定的社会制度或政治经济体系。例如:社会主义;资本主义。⒎ 思想作风。例如:自由主义;主观主义。国语辞典主义[ zhǔ yì ]⒈ 对事物或原理的基本主张,是一种观念和信仰的形态,可形成一股思潮或学说。如资本主义、写实主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