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宽大和严厉互为补充。语出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仲尼曰:'善哉,政宽则民慢,慢则纠之以猛;猛则民残,残则施之以宽。宽以济猛,猛以济宽,政是以和。'”
⒈ 亦作“宽猛并济”。
引语出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仲尼 曰:‘善哉,政宽则民慢,慢则纠之以猛;猛则民残,残则施之以宽。宽以济猛,猛以济宽,政是以和。’”
《孔子家语·正论》:“宽以济猛,猛以济宽,宽猛相济,政是以和。”
唐 李白 《任城县厅壁记》:“宽猛相济,弦韦适中。”
《文明小史》第九回:“为政之道,须在宽猛相济。”
清 俞樾 《春在堂随笔》卷六:“入闈后,鉅细躬亲,宽猛并济,诸事秩然。”
⒈ 语本宽大与严厉两种方式相辅而行。
引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「政宽则民慢,慢则纠之以猛;猛则民残,残则施之以宽。宽以济猛,猛以济宽,政是以和。」
《文明小史·第九回》:「为政之道,须在宽猛相济。」
近恩威并用
词语解释宽猛[ kuān měng ]⒈ 宽大与严厉。引证解释⒈ 宽大与严厉。引《后汉书·循吏传·王涣》:“永元 十五年,从驾南巡,还为 洛阳 令。以平正居身,得宽猛之宜。”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治家》:“治家之宽猛,亦犹国焉。”唐 罗隐 《送汝州李中丞》诗:“理必资宽猛,谋须藉典刑。”宋 叶适 《刘公墓志铭》:“公歷官大小各有意,随其病伤,鍼石施焉,苏愈而止,不执宽猛之偏术,仰人以徇己也。”
词语解释相济[ xiāng jì ]⒈ 互相帮助、促成。⒉ 互相调济。引证解释⒈ 互相帮助、促成。引《易·序卦》“比必有所畜,故受之以小畜” 晋 韩康伯 注:“则各有所畜,以相济也。”晋 刘琨 《劝进表》:“臣闻昬明迭用,否泰相济。”南朝 梁 刘勰 《文心雕龙·宗经》:“四教所先,符采相济。”宋 苏轼 《上神宗皇帝书》:“多方相济,委曲相通。”⒉ 互相调济。引《警世通言·俞伯牙摔琴谢知音》:“取中一段叩之,其声清浊相济,轻重相兼。”《文汇报》1985.3.10:“他的弹唱,沙而明亮,高而浑厚,刚柔相济,轻重有致。”国语辞典相济[ xiāng jì ]⒈ 互相帮助、促进。引《文选·陆机·五等论》:「文质相济,损益有物。」《文选·刘琨·劝进表》:「昬明迭用,否泰相济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