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封在蜡丸中的帛书文件。
⒈ 封在蜡丸中的帛书文件。
引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续集·金刚经鸠异》:“成式 再从叔少从军,知左营事,惧及祸,与监军定计,以蜡丸帛书通谋於 袁。”
宋 文莹 《玉壶清话》卷六:“乾德 三年, 昶 遣谍者 孙遇 齎蜡丸帛书,閒道往 太原 结 刘钧 为援,为朝廷所获。”
亦省称“蜡帛书”。 唐 杜牧 《窦列女传》:“希烈 暴死,其子不发丧,欲尽诛老将校,以卑少者代之。计未决,有献含桃者……﹝ 竇桂娘 ﹞因为蜡帛书,曰:‘前日已死,殯在后堂,欲诛大臣,须自为计。’以朱染帛丸,如含桃。 先奇 发丸见之。”
词语解释蜡丸[ là wán ]⒈ 蜡制的丸状物。因能防湿保密,古代常用以内藏文字,以传递秘密书信、文件等。故亦以“蜡丸”指用蜡封裹的书信、文件等。也称蜡弹。中药丸剂的一种。用蜂蜡为粘合剂,与药料细粉混和制成。取其缓化药效、延长疗效或减轻有毒药物的毒性等作用。亦指以蜡为外壳的丸剂,取其有防潮、防腐的作用。引证解释⒈ 蜡制的丸状物。因能防湿保密,古代常用以内藏文字,以传递秘密书信、文件等。故亦以“蜡丸”指用蜡封裹的书信、文件等。也称蜡弹。引唐 赵元一 《奉天录》卷二:“盐铁使御史中丞 包佶,以财帛一百八十疋转输入京, 少游 自尽取之…… 佶 使使飞表于蜡丸中,论 少游 收财事,上深不平。”《资治通鉴·后晋高祖天福二年》:“﹝ 钱元瓘 ﹞使人讽 元球 请输兵仗,出判 温州,元球 不从。 铜官庙 吏告 元球 遣亲信祷神,求主 吴 越 江山;又为蜡丸,从水竇出入,与兄 元珣 谋议。”胡三省 注:“蜡丸者,蜡弹书也,作书以蜡丸其外。”清 龚自珍 《己亥杂诗》之八七:“我有阴符三百字,蜡丸难寄惜雄文。”⒉ 中药丸剂的一种。用蜂蜡为粘合剂,与药料细粉混和制成。取其缓化药效、延长疗效或减轻有毒药物的毒性等作用。亦指以蜡为外壳的丸剂,取其有防潮、防腐的作用。国语辞典蜡丸[ là wán ]⒈ 古时用蜡制成的圆形外壳,中置书状,可防止泄漏及潮湿。引《新唐书·卷一五三·颜真卿传》:「肃宗已即位灵武,真卿数遣使以蜡丸裹书陈事。」
词语解释帛书[ bó shū ]⒈ 写在缣帛上的文字;用缣帛写的文字或书籍。例得雁,足有系帛书。——《汉书·李广苏建传》英book copied on silk;引证解释⒈ 写在缣帛上的文字。引《墨子·尚贤下》:“书之竹帛,鏤之金石,琢之槃盂,传以遗后世子孙。”《史记·封禅书》:“齐 人 少翁 以鬼神方见上……乃为帛书以饭牛,详不知,言曰此牛腹中有奇。杀视得书。”鲁迅 《三闲集·匪笔三篇》:“其实,古如 陈涉 帛书,米巫题字,近如 义和团 传单,同善社乩笔,也都是这一流。”⒉ 用缣帛写的书信。引《汉书·苏武传》:“天子射 上林 中,得雁,足有係帛书,言 武 等在某泽中。”唐 郑锡 《千里思》诗:“帛书秋海断,锦字夜机闲。”⒊ 用缣帛写的书籍。古无纸,写书用帛或竹。如 长沙 马王堆 汉 墓出土帛书中有《老子》、《战国纵横家书》等。引郭沫若 《屈原》第一幕:“左手执帛书一卷,在橘林中略作逍遥。”国语辞典帛书[ bó shū ]⒈ 写在绢帛上的书信。引《汉书·卷五四·苏建传》:「教使者谓单于,言天子射上林中,得雁,足有系帛书,言武等在某泽中。」⒉ 写在帛上的书籍。例如:「帛书老子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