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西域的一种乐舞。每年十一月严寒时,由勇壮少年裸体结队而舞,鼓乐伴奏,观者以水泼之。
⒈ 古代西域的一种乐舞。每年十一月严寒时,由勇壮少年裸体结队而舞,鼓乐伴奏,观者以水泼之。
引《旧唐书·中宗纪》:“御 洛城 南门楼观泼寒胡戏。”
明 胡震亨 《唐音癸籤·乐通三》:“泼寒胡戏:冬月,为海西胡人裸体,寒水泼之。自 则天 末年始。 中宗 尝因蕃夷入朝,作此戏御楼观之,所歌曲即《苏摩遮》也。”
亦省作“泼寒胡”、“泼寒”、“泼胡”。 《旧唐书·张说传》:“且泼寒胡未闻典故,裸体跳足,盛德何观;挥水投泥,失容斯甚。”
宋 苏轼 《次韵刘景文赠傅曦秀才》:“未能飞瓦弹清角,肯便投泥戏泼寒。”
王国维 《戊午日短至》诗:“烬灰拨尽寒无奈,愁看街头戏‘泼胡’。”
词语解释泼寒[ pō hán ]⒈ 见“泼寒胡戏”。引证解释⒈ 见“泼寒胡戏”。
词语解释胡戏[ hú xì ]⒈ 胡人的歌舞、杂技等。引证解释⒈ 胡人的歌舞、杂技等。引汉 贾谊 《新书·匈奴》:“令妇人傅白墨黑,绣衣而侍其堂者二三十人,或薄或掩,为其胡戏以相饭。”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人部一》:“南方好傀儡,北方好鞦韆,然皆胡戏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