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切齿腐心”。
⒉ 咬牙捶胸。极端痛恨貌。
⒈ 亦作“切齿腐心”。咬牙捶胸。极端痛恨貌。
引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“樊於期 偏袒扼腕而进曰:‘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。’”
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引作“切齿腐心”。 王念孙 《读书杂志·史记五》:“引之 曰:腐读为拊。 《尔雅》曰:辟,拊心也。 郭 注谓椎胸也。 《燕策》正作‘拊心’。”
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七回:“齐襄王 问於 须贾 曰:‘昔我先王,与 魏 同兵伐 宋,声气相投。及 燕 人残灭 齐 国, 魏 实与焉。寡人念先王之仇,切齿腐心!’”
⒈ 怨恨至牙齿切磨,拍击胸膛。形容痛恨到了极点。也作「痛心切齿」、「切齿腐心」」。
引《战国策·燕策三》:「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:『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,乃今得闻教。』」
词语解释切齿[ qiè chǐ ]⒈ 上下牙齿紧紧地咬住,表示极端愤怒。例切齿付心。——《战国策·燕策》摧肝切齿。——《广东军务记》切齿怒斥负心郎。英gnash one's teeth;引证解释⒈ 咬牙;齿相磨切。极端痛恨貌。引《战国策·魏策一》:“是故天下之游士,莫不日夜搤腕瞋目切齿,以言从之便,以説人主。”《史记·卫将军骠骑列传论》:“自 魏其、武安 之厚宾客,天子常切齿。”宋 司马光 《和王胜之雪霁借马入局偶书》诗:“昔遭 絳 灌 深切齿,奔走十年为下吏。”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二》:“使罹毒者吞声,旁观者切齿。”鲁迅 《伪自由书·文章与题目》:“前 清 末年, 满 人出死力以镇压革命,有‘宁赠友邦,不给家奴’的口号, 汉 人一知道,更恨得切齿。”国语辞典切齿[ qiè chǐ ]⒈ 咬紧牙齿,牙齿相摩擦。形容十分痛恨。引《三国演义·第五回》:「今汉室无王,董卓专权,欺君害民,天下切齿。」《红楼梦·第九七回》:「可知天下男子之心真真是冰寒雪冷,令人切齿的。」
词语解释拊心[ fǔ xīn ]⒈ 拍胸。表示哀痛或悲愤。抚摩胸际。引证解释⒈ 拍胸。表示哀痛或悲愤。引《仪礼·士丧礼》:“妇人拊心不哭。”晋 陆机 《从军行》:“苦哉远征人,拊心悲如何!”宋 苏轼 《墨宝堂记》:“故有好书而不得其法,则拊心欧血几死而仅存。”康有为 《苏村卧病写怀》诗:“南望 九江 北京国,拊心辜负总酸辛。”⒉ 抚摩胸际。引唐 长孙佐辅 《古宫怨》诗:“拊心却笑 西子 嚬,掩鼻谁忧 郑姬 谤。”国语辞典拊心[ fǔ xīn ]⒈ 击胸。表示悲伤或愤慨。引《庄子·让王》:「列子入,其妻望之,而拊心曰:『……今有饥色,君过而遗先生食,先生不受,岂不命邪?』」《文选·曹植·求自试表》:「功铭著于景钟,名称垂于竹帛,未尝不拊心而叹息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