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人和神都为之愤怒。形容民愤极大。亦作:人神共忿、人神同愤、人神同忿。
引《旧唐书·卷一五六·于頔传》:「頔顷拥节旄,肆行暴虐,人神共愤,法令不容。」
《三国演义·第九回》:「今卓上欺天子,下虐生灵,罪恶贯盈,人神共愤。」
词语解释人神[ rén shén ]⒈ 先祖的神灵。⒉ 人与神。引证解释⒈ 先祖的神灵。引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宜急立高庙,称臣奉祠,所谓‘神道设教’,求助人神者也。”《南史·宋武帝纪》:“宗祀絶饗,人神无位。”⒉ 人与神。引汉 班固 《东都赋》:“人神之和允洽,羣臣之序既肃。”三国 魏 曹植 《洛神赋》:“恨人神之道殊兮,怨盛年之莫当。”《南史·宋武帝纪》:“人神协祉,岁月滋著。”国语辞典人神[ rén shén ]⒈ 凡人与天神。引《文选·班固·东都赋》:「人神之和允洽,群臣之序既肃。」《文选·颜延之·和谢监灵运诗》:「人神幽明绝,朋好云雨乖。」⒉ 祖先的神灵。引《后汉书·卷一三·隗嚣传》:「宜急立高庙,称臣奉祠,所谓『神道设教』,求助人神者也。」
(动)因为不满意而感情激动;发怒:~然|~愤|~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