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语出《易·系辞下》:“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”亦作:殊途同归。
⒈ 亦作“殊途同归”。
引语出《易·繫辞下》:“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”
孔颖达 疏:“言天下万事终则同归於一,但初时殊异其涂路也。”
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逸民》:“在朝者陈力以秉庶事,山林者修德以厉贪浊,殊涂同归,俱人臣也。”
清 钱谦益 《袁祈年字田祖说》:“古之人所以驰骋於文章,枝分流别,殊途而同归者,亦曰:各本其祖而已矣。”
孙中山 《中国问题的真解决》:“这三种人殊途同归,终将以日益增大的威力与速度,达到预期的结果。”
引《抱朴子·外篇·任命》:「或运思于立言,或铭勋乎国器,殊涂同归,其致一焉。」
反背道而驰
词语解释殊涂[ shū tú ]⒈ 亦作“殊途”。引证解释⒈ 亦作“殊途”。异途,不同途径。引《易·繫辞下》:“天下同归而殊涂,一致而百虑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留王奂传》:“昔圣帝明王,静乱济世,保大定功,文武殊涂,勋烈同归。”唐 袁郊 《甘泽谣·圆观》:“真信士矣,与公殊途,慎勿相近。俗缘未尽,但愿勤修,勤修不堕,即遂相见。”鲁迅 《中国小说史略》第五篇:“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,而人鬼乃皆实有,故其叙述异事,与记载人间常事,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。”
词语解释同归[ tóng guī ]⒈ 有同样的结局或目的。英go to same goal;引证解释⒈ 同样趋向。引《书·蔡仲之命》:“为善不同,同归于治,为恶不同,同归于乱。”⒉ 犹一致。引晋 袁宏 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虽大旨同归,所託或乖。”⒊ 同样的结局。参见“同归殊涂”。引叶圣陶 《倪焕之》二:“这时候,科举却废止了,使父亲颇为失望。幸而有学堂,听说与科举异途而同归,便叫 焕之 去考中学堂。”⒋ 一同返回。引《诗·豳风·七月》:“女心伤悲,殆及公子同归。”毛 传:“豳公子 躬率其民,同时出,同时归也。”南朝 梁 谢惠连 《雪赋》:“驰遥思於千里,愿接手而同归。”元 吴昌龄 《东坡梦》第四折:“留了方丈,和你同归洞房。”《玉佛缘》第一回:“这科 子玉 报罢,父子同归。”国语辞典同归[ tóng guī ]⒈ 一同返回。引《诗经·邶风·北风》:「惠而好我,携手同归。」《文选·谢惠连·雪赋》:「驰遥思于千里,愿接手而同归。」⒉ 一致。引《文选·袁宏·三国名臣序赞》:「虽大旨同归,所托或乖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