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大同:我国古代一些思想家心目中的理想社会。指没有压迫、剥削的平等、自由的社会景象。
⒈ 世界各国泯除民族界限而进于大同社会,此时全人类平等共处,利益均霑,达到真正的和平。
近天下一家
词语解释世界[ shì jiè ]⒈ 一切事物的总和。例世界观。英world;⒉ 地球上所有的地方。例全世界。⒊ 佛教指宇宙。例大千世界。英universe;⒋ 指社会状况。例现在是什么世界,还允许你不讲理。英society;⒌ 领域;活动范围。例内心世界。英domain;⒍ 江山。例金腰带银腰带,赵家世界朱家坏。——宋·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英country; state power;⒎ 大家,众人。例不看世界面上,一百年不理才好。——《金瓶梅词话》英mass;引证解释⒈ 佛教语,犹言宇宙。世指时间,界指空间。引《楞严经》卷四:“何名为众生世界?世为迁流,界为方位。汝今当知,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东南、西南、东北、西北、上、下为界,过去、未来、现在为世。”南朝 梁 沉约 《齐禅林寺尼净秀行状》:“忽自见大光明遍於世界,山河树木,浩然无碍。”唐 王缙 《游悟真寺》诗:“山河穷百万,世界满三千。”⒉ 世上;人间。引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归心》:“以世界外事及神化无方,为虚诞也。”唐 孟浩然 《腊月八日于剡县石城寺礼拜》诗:“竹柏禪庭古,楼臺世界稀。”《西游补》第十六回:“妖魔扫尽,世界清空。”⒊ 天下;江山。引宋 陆游 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一:“金腰带,银腰带, 赵 家世界 朱 家坏。”《前汉书平话》卷下:“老相公焉能怒乎?若不封了 吕氏,我恐灭了咱 汉 家世界。”《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·花关索下西川传》:“我不共你争夺世界,损害乾坤。”⒋ 指人们活动的某一领域或范围。引前蜀 杜光庭 《虬髯客传》:“﹝道士﹞既出,谓 虬髯 曰:‘此世界非公世界。他方可也。’”元 张可久 《寨儿令·收心》曲:“偏游春世界,交付锦排场。”茅盾 《创造》一:“君实 本能的开眼向房中一瞥,看见他自己的世界缩小到仅存南窗下的书桌;除了这一片‘干净土’,全房到处是杂乱的痕迹,是 娴娴 的世界了。”⒌ 地球上所有地方;全球各国。引马君武 《从军行》诗:“祖国岂不美?世界昔第一。”巴金 《探索集·访问广岛》:“我看见许多健康活泼的 广岛 儿童,在他们周围开放着美丽的鲜花,它们是世界各大城市儿童送来的礼物。”⒍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总和。参见“世界观”。引毛泽东 《论十大关系》:“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。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。”⒎ 境界。引唐 方干 《游张公洞寄陶校书》诗:“数里烟云方觉异,前程世界更应宽。”宋 王禹偁 《日长简仲咸》诗:“子美 集开诗世界, 伯阳 书见道根源。”清 纳兰性德 《渌水亭杂识》卷四:“五言律诗,其气脉犹与古诗相近;至於七言律诗,则别一世界矣。”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·不知肉味和不知水味》:“闻《韶》是一个世界;口渴,是一个世界。”⒏ 局面。引《朱子语类》卷三七:“如 汤 放 桀,武王 伐 紂,伊尹 放 太甲,此是权也;若日日时时用之,则成甚世界了?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九回:“本朝若不是 永乐 振作一番,信着 建文 软弱,久已弄成个 齐 梁 世界了!”茅盾 《右第二章》三:“东洋 飞机的炸弹拣人多处乱掷。 闸北 成了一片瓦砾场, 闸北 成了恐怖世界!”⒐ 时世。引唐 顾况 《经废寺》诗:“不知何世界,有处似 南朝。”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辛部第三章:“夫电话、铁路、汽船数事者,开创不及百数十年,今之疾速过前世界远矣。”潘飞声 《壬子新岁作》诗:“一笑 陈摶 堕驴背, 唐 虞 世界説共和。”⒑ 指世道,社会风气。引《朱子语类》卷一三〇:“世界不好,都生得这般人出来,可叹!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你们知道现在是非钱不行的世界了。”周立波 《盖满爹》:“尤其是 楠森,要跟爹老子算账,说小时候打过他,这是么子话?在旧社会,世界不好,哪一个脾气不躁?他说要算账,又如何算法?”⒒ 指众人。引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一回:“月娘 道:‘不看世界面上,一百年不理才好。’”国语辞典世界[ shì jiè ]⒈ 佛教用语:(1) 古印度人的宇宙观,指以须弥山为中心,同一个日、月所照的四天下 为一世界。(2) 指一尊佛所教化的国土。清·钱谦益〈募修开元寺万佛阁疏文〉:「华严世界,涌现于阎浮提,何其盛也。」引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·卷一〇》:「世尊!般若波罗蜜为大利益如是,于三千六千世界中能作佛事。」近天下 ⒉ 世上、人间。引唐·岑参〈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〉诗:「登临出世界,磴道盘虚空。」唐·李商隐〈北青萝〉诗:「世界微尘里,吾宁爱与憎。」⒊ 地球上的所有地方或国家。例如:「世界史」、「世界大战」。⒋ 自成体系的组织或现象。例如:「科学世界」、「儿童世界」。英语world, CL:個|个[ge4]德语Universum (S), Welt (S), universal (Adj), weltlich (Adj), loka (Sanskrit) (S)法语monde (univers)
词语解释大同[ dà tóng ]⒈ 我国古代一些思想家提出的一种天下为公,人人平等的社会政治理想。英Great Harmony,the confucian ideal of perfect society;⒉ 基本相同,在大的方面一致。英be essentially the same;大同[ dà tóng ]⒈ 地名,在山西省。英Datong;引证解释⒈ 谓与天地万物融合为一。引《庄子·在宥》:“颂论形躯,合乎大同,大同而无己。”郭象 注:“其形容与天地无异。”成玄英 疏:“圣人盛德躯貌,与二仪大道合同,外不闚乎宇宙,内不有其己身也。”《列子·黄帝》:“子夏 曰:‘以 商 所闻夫子之言,和者大同於物,物无得伤阂者,游金石,蹈水火,皆可也。’”⒉ 战国 末至 汉 初的儒家学派提出的一种理想社会,与“小康”相对。这种理想社会曾为许多人所向往。 洪秀全、康有为、谭嗣同 和 孙中山 都曾受过“大同”思想的影响。引《礼记·礼运》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,选贤与能,讲信脩睦,故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,使老有所终,壮有所用,幼有所长,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,男有分,女有归,货恶其弃於地也,不必藏於己,力恶其不出於身也,不必为己,是故谋闭而不与,盗窃乱贼而不作,故外户而不闭,是谓大同。”⒊ 指国家统一。引北齐 颜之推 《颜氏家训·风操》:“今日天下大同,须为百代典式,岂得尚作 关中 旧意?”王利器 集解:“此当 隋 时而言, 隋 统一天下,结束南北对峙局面,故云‘大同’。”⒋ 大体相同。引《汉书·西域传上·大宛国》:“自 宛 以西至 安息国,虽颇异言,然大同,自相晓知也。”夏丏尊 叶圣陶 《文心》二六:“不过许多小异之中,也尽有大同的成分存在。”国语辞典大同[ dà tóng ]⒈ 最和平安乐的盛世。例如:「世界大同」。⒉ 天地万物与人合而为一。引《吕氏春秋·有始览·有始》:「天地万物,一人之身也,此之谓大同。」⒊ 大致相同。引《汉书·卷九六·西域传上·大宛国传》:「自宛以西至安息国,虽颇异言,然大同,自相晓知也。」《后汉书·卷七二·董卓传》:「天下反复未可知,相与州里,今虽小违,要当大同,欲共一言。」⒋ 南朝梁武帝的年号(西元535~546)。⒌ 县名。在山西省内外长城之间,是平绥铁路的中心,产煤。旧为大同府治。英语Datong or Great community in neo-Confucian philosophy, sim. New Jerusalem, Datong or Tatung district of Taipei City 臺北市|台北市[Tai2 bei3 shi4], Taiwan, Datong prefecture level city in Shanxi 山西, Datong or Tatung township in Yilan county 宜蘭縣|宜兰县[Yi2 lan2 xian4], Taiwan德语Datong (Stadt in der Provinz Shanxi) (Eig, Geo)法语grande unit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