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同祖父的兄弟,叔伯兄弟。六朝称同堂,至唐乃省去同字。今仍称堂兄弟。
⒈ 同祖父的兄弟,叔伯兄弟。六朝称同堂,至 唐 乃省去同字。今仍称堂兄弟。
引《北史·公孙表传》:“二 公孙(公孙邃、公孙叡 )同堂兄弟耳。”
清 梁章鉅 《称谓录·同祖兄弟》:“钱大昕 曰:《通典》载 宋 庾蔚 之説,今又谓从父昆弟为同堂,盖六朝人犹称同堂,至 唐 时,乃省去同字。”
词语解释同堂[ tóng táng ]⒈ 同处一堂;同居一家。谓同一祖父。犹同门,同学。引证解释⒈ 同处一堂;同居一家。引《史记·袁盎晁错列传》:“盎 素不好 鼂错,鼂错 所居坐, 盎 去; 盎 坐, 错 亦去:两人未尝同堂语。”三国 魏 曹植 《当来日大难》诗:“今日同堂,出门异乡。别易会难,各尽杯觴。”唐 韩愈 《袁氏先庙碑》:“由曾及考,同堂异置。”老舍 《四世同堂》二:“自从他有了这所房,他的人口便有增无减,到今天已是四世同堂!”⒉ 谓同一祖父。参见“同堂兄弟”。引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羊长和 父 繇 与太傅 祜 同堂相善。”宋 王谠 《唐语林·补遗三》:“相国同堂昆季三人,曰 石,曰 程,皆登宰相,惟 福 一人歷镇使相而已。”⒊ 犹同门,同学。引元 乔吉 《金钱记》第四折:“小官有一同堂故友,乃是 韩飞卿。”清 陈确 《答恽仲升书》:“恃同堂之爱,不觉直言至此,死罪!死罪!”清 昭槤 《啸亭续录·南书房》:“仁庙 与诸文士赏花钓鱼,剖晰经义,无异同堂师友。”国语辞典同堂[ tóng táng ]⒈ 同处一堂。引三国·魏·曹植〈当来日大难〉诗:「今日同堂,出门异乡。」例如:「三代同堂」。⒉ 同一祖父,不同父亲之兄弟。即堂兄弟。引《唐语林·卷七·补遗》:「相国同堂昆季三人,曰石,曰程,皆登宰相,惟福一人历镇使相而已。」⒊ 同学。引元·吴昌龄《东坡梦·第一折》:「俺有一班儿同堂故友,俱登仕路,止有贫僧一人,抛弃功名。」英语to live under the same roof (of different generations)德语unter einem Dach (S)
词语解释兄弟[ xiōng dì ]⒈ 哥哥和弟弟。英brother;⒉ 古代对同等宗亲的称呼。⒊ 古代姐妹亦称兄弟。⒋ 古代对姻亲之间同辈男子的称呼。⒌ 古代对亲戚的统称。⒍ 指同等国家或王室。⒎ 泛称意气相投志同道合的人。兄弟[ xiōng di ]⒈ 专指弟弟。英brother;⒉ 男子自称。国语辞典兄弟[ xiōng di ]⒈ 弟弟。引元·关汉卿《单刀会·第三折》:「那时节兄弟在范阳,兄长在楼桑,关某在蒲州解良。」《清平山堂话本·合同文字记》:「村里有个农庄人家,弟兄二人姓刘。哥哥名刘添祥,……兄弟名刘添瑞。」⒉ 男子自谦之词。引《老残游记·第三回》:「依兄弟愚见,还是不多杀人的为是。」《文明小史·第十九回》:「兄弟自从十七岁到上海,彼时老人家还在世,生意亦还过得去。」兄弟[ xiōng dì ]⒈ 男子同胞先出生的为兄,后出生的为弟。引《尔雅·释亲》:「男子先生为兄,后生为弟。」元·无名氏《冻苏秦·第二折》:「可不道兄弟如同手足,手足断了再难续。」近伯仲 手足 昆季 昆仲 昆玉 ⒉ 内外的族亲、姻亲。引《诗经·小雅·伐木》:「笾豆有践,兄弟无远。」汉·郑玄·笺:「兄弟,父之党,母之党。」《仪礼·丧服》:「大夫之子于兄弟,降一等。」汉·郑玄·注:「兄弟,犹言族亲也。」⒊ 同姓之国。引《书经·蔡仲之命》:「懋乃攸绩,睦乃四邻,以蕃王室,以和兄弟。」《史记·卷三十九·晋世家》:「曹,叔振铎之后;晋,唐叔之后,合诸侯而灭兄弟,非礼。 」⒋ 比喻两者相当,不相上下。引《论语·子路》:「鲁卫之政,兄弟也。」宋·邢昺·疏:「此章孔子评论鲁卫二国之政相似,如周公康叔之为兄弟也。」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才略》:「孟阳景阳,才绮而相埒,可谓鲁卫之政,兄弟之文也。」近伯仲 手足 昆季 昆仲 昆玉 ⒌ 泛指意气相投的朋友。引元·郑光祖《老君堂·第二折》:「兄弟每,量唐童何足道哉也!」⒍ 特指黑社会人物。例如:「道上兄弟」。英语brothers, younger brother, CL:個|个[ge4], I, me (humble term used by men in public speech), brotherly, fraternal德语Brüder, ältere und jüngere Brüder (S)法语frères, fraterne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