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佛家语。
⒈ 佛家语。
引《法苑珠林》卷三引《僧祇律》:“二十念为一瞬,二十瞬名一弹指,二十弹指名一罗预,二十罗预名一须臾,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。”
后来诗文多作“一弹指顷”,表示极短的时间。 唐 白居易 《禽虫》诗之八:“何异浮生临老日,一弹指顷报恩讎。”
明 宋濂 《孤峰德公塔铭》:“尽付闍维三昧火,一弹指顷等虚空。”
赵朴初 《满庭芳·为人民大会堂作》词之一:“一弹指顷 恒 沙涌,楼殿重重。”
引唐·白居易〈禽虫十二章〉诗:「何异浮生临老日,一弹指顷报恩雠。」
宋·苏轼〈过永乐文长老已卒〉诗:「三过门间老病死,一弹指顷去来今。」
(1)(数)数目;最小的正整数。(2)(形)同一:~视同仁|咱们是~家人|咱们~路走|这不是~码事。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红柿。(4)(形)全;满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(5)(形)专一:~心~意。(6)(副)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;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~歇|笑~笑。b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c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。(7)(副)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;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结果):~跳跳了过去|~脚把它踢开。(8)(副)一旦;一经:~失足成千古恨。(9)(助)〈书〉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:~何速也|为害之甚;~至于此!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词语解释弹指[ tán zhǐ ]⒈ 极短时间。例一弹指的工夫。英snap of the fingers;引证解释⒈ 捻弹手指作声。佛家多以喻时间短暂。引唐 王维 《六祖能禅师碑铭》:“饭食讫而敷坐,沐浴毕而更衣,弹指不流,水流灯焰,金身永谢,薪尽火灭。”《翻译名义集·时分》:“《僧祇》云,二十念为一瞬,二十瞬名一弹指。”元 谷子敬 《城南柳》第二折:“年光弹指过,世事转头空。”清 纪昀 《阅微草堂笔记·如是我闻四》:“一转瞬而即灭,一弹指而倏生。”郭沫若 《北上纪行》诗之五:“弹指人将老,回头憾苦多。”⒉ 捻弹手指作声。原为 印度 风俗。用以表示欢喜、许诺、警告等含义。引《法华经·神力品》:“一时謦欬,俱共弹指。”智顗 文句:“弹指者,随喜也。”吉藏 义疏:“弹指者,表觉悟众生。”《南史·王敬则传》:“顺帝 泣而弹指: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復天王作因缘。”⒊ 表示情绪激越。引《新唐书·敬晖传》:“暉 每椎坐悵恨,弹指流血。”宋 文天祥 《与湖南大帅江丞相论秦寇事宜札子》:“凡怀忠愤,无不弹指。”清 平步青 《霞外攟屑·论文上·弇州山人四部稿》:“先人闻报,弹指唾駡,亦为所詗。”国语辞典弹指[ tán zhǐ ]⒈ 捻弹手指作声。用以表示欢喜、许诺、警告等。原为印度风俗。后亦用来表示情绪激动。引《南史·卷四五·王敬则传》:「顺帝泣而弹指:『唯愿后身生生世世不复天王作因缘。』」《旧唐书·卷九一·敬晖传》:「晖等既失政柄,受制于三思,晖每推床嗟惋,或弹指出血。」⒉ 比喻很短暂的时间。引宋·普润大师《翻译名义集·时分·怛刹那》:「僧祇云:『二十念为一瞬,二十瞬名一弹指。』」⒊ 比喻时间过的很快。引《儒林外史·第一回》:「弹指又过了三四年,王冕看书,心下也著实明白了。」⒋ 比喻轻易、容易。引《三国演义·第五一回》:「却说周瑜、鲁肃回寨,肃曰:『都督如何亦许玄德取南郡?』瑜曰:『吾弹指可得南郡,落得虚做人情。』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