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犹一味。
引金 董解元 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二:“阶前僧行,一谜地向前哀告。擎拳合掌,要奴献与贼盗。指约不住,一地里闹护鐸,除死后一场足了。”
元 李好古 《张生煮海》第三折:“一地里受煎熬,遍寰宇空劳攘,兀的不慌杀了海内龙王。”
元 刘致 《双调新水令·代马诉冤》套曲:“一地里快躐轻踮,胡奔乱走,紧先行不识尊卑。”
⒉ 到处。
引元 郑廷玉 《后庭花》第一折:“若是你那杀人也,一地里将咱寻趁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三七回:“这太公和我父亲一般,件件都要自来照管,这早晚也未曾去睡,一地里亲自点看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那邻居飞奔到集上,一地里寻不见。”
⒊ 一时之间。
引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九一回:“要寻个娘子当家,一地里又寻不着门当户对妇。”
⒋ 背地里。
引《品花宝鉴》第十六回:“我自己到没有什么不快,我想起你心上人,你们一地里这本糊涂帐,将来怎么算得清楚?”
⒈ 满地、到处。元·李好古也作「一地」。
引《张生煮海·第三折》:「一地里受煎熬,满海内空劳攘,兀的不慌杀了海上龙王。」
《儒林外史·第三回》:「那邻居飞奔到集上,一地里寻不见。」
⒉ 暗地里,背人之处。
引《品花宝鉴·第一六回》:「你们一地里这本糊涂帐,将来怎么算得清楚?」
⒊ 匆忙、迅速的。
引《醒世恒言·卷二三·金海陵纵欲亡身》:「海陵走进门去,丫鬟便一地里拴上了门。」
(1)(数)数目;最小的正整数。(2)(形)同一:~视同仁|咱们是~家人|咱们~路走|这不是~码事。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红柿。(4)(形)全;满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(5)(形)专一:~心~意。(6)(副)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;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~歇|笑~笑。b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c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。(7)(副)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;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结果):~跳跳了过去|~脚把它踢开。(8)(副)一旦;一经:~失足成千古恨。(9)(助)〈书〉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:~何速也|为害之甚;~至于此!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词语解释地里(地裏)[ dì lǐ ]⒈ 两地相距的里程。⒉ 土地、山川等的环境形势。⒊ 指地理之学。⒋ 区域;区划。引证解释⒈ 两地相距的里程。引唐 杜甫 《哭王彭州抡》诗:“蜀 路江干窄, 彭 门地里遥。”宋 岳飞 《奏措置曹成事宜状》:“一行官兵已过 袁州,地里稍远。”《元史·历志一》:“又以西域、中原地里殊远,创为里差以增损之,虽东西万里,不復差忒。”⒉ 土地、山川等的环境形势。引唐 孙揆 《灵应传》:“余素諳其山川地里形势孤虚,遂引军夜出,去城百餘里,分布要害。”⒊ 指地理之学。引《新唐书·郑虔传》:“虔 学长於地里,山川险易、方隅物产、兵戎众寡无不详。”宋 朱弁 《曲洧旧闻》卷五:“本朝《九域志》……乞选有地里学者重修之。”⒋ 区域;区划。引汉 贾谊 《新书·制不定》:“以 高皇 之明圣威武也,既抚天下,即天子之位,而大臣为逆者,乃几十发,地里早定,岂有此变。”国语辞典地里[ dì lǐ ]⒈ 路途。引唐·杜甫〈哭王彭州论〉诗:「蜀路江千窄,彭门地里遥。」德语Geographie (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