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flag one's tops and beat one's tongue; wag one's tongue and speak ill of sb.at his back;
引《庄子·盗跖》:“摇脣鼓舌,擅生是非,以迷天下之主。”
《魏书·萧衍传》:“曲体胁肩,摇脣鼓舌,候当朝之顾指,邀在位之餘论。”
亦作“摇唇鼓舌”。 宋 洪迈 《夷坚甲志·高俊入冥》:“又一女反缚,以钳钳其舌。吏曰:‘生前好摇唇鼓舌者。’”
清 和邦额 《夜谭随录·梁生》:“梁兄 眼大如豆,乃亦摇唇鼓舌,吹毛求疵,那足为月旦评!”
郭沫若 《虎符》第三幕:“那些人除掉摇唇鼓舌之外,实在也没有多么大的本领。”
亦省作“摇脣”、“摇鼓”、“摇唇”。 《北史·尉瑾传》:“好学 吴 人摇脣振足,为人所哂。”
宋 文莹 《玉壶清话》卷五:“凡封章建议,务更张、喜激昂辈摇鼓捭闔,公悉屏之。”
章炳麟 《文学总略》:“战国 从横之士,抵掌摇唇,亦多积句,是则耦丽之体,适可称职。”
⒈ 鼓动嘴唇与舌头。比喻搬弄是非。也作「鼓舌摇唇」、「鼓唇摇舌」、「摇吻鼓舌」。
引《庄子·盗跖》:「摇唇鼓舌,擅生是非。」
《孤本元明杂剧·东篱赏菊·第二折》:「听不上摇唇鼓舌絮叨叨。正良臣佞士难同爵。」
词语解释摇唇[ yáo chún ]⒈ 参见:摇唇,摇唇。引证解释⒈ 见“摇唇鼓舌”。
词语解释鼓舌[ gǔ shé ]⒈ 用花言巧语蛊惑别人。例摇唇鼓舌,擅生是非。——《庄子·盗跖》英speak evil of others;引证解释⒈ 掉弄口舌。多指花言巧语。引《逸周书·芮良夫》:“贤智箝口,小人鼓舌。”唐 刘禹锡 《观市》:“冒良苦之巧言,斁量衡於险乎。秒忽之差,鼓舌傖儜。”陈独秀 《吾人最后之觉悟》:“而当时之顽固士大夫奋笔鼓舌,哓哓不已。”国语辞典鼓舌[ gǔ shé ]⒈ 形容多话诡辩。引《庄子·盗跖》:「摇唇鼓舌,擅生是非。」英语to wag one's tongue, to speak glib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