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。
⒈ 根据人的口才去判断其智能。
引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孔子 闻之,曰:‘吾以言取人,失之 宰予 ;以貌取人,失之 子羽。’”
亦作“以辞取人”。 《孔子家语·子路初见》:“宰我 有文雅之辞,而智不充其辩。 孔子 曰:‘……以辞取人,则失之 宰予。’”
引《史记·卷六七·仲尼弟子传·澹台灭明传》:「吾以言取人,失之宰予;以貌取人,失之子羽。」
(1)(介)用;拿;按:~少胜多|喻之~理。(2)(介)依:~次就座。(3)(介)因:何~知之?(4)(介)表示目的:~待时机。(5)(介)〈书〉于;在(时间):中华人民共和国~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。(6)〈书〉(连)跟‘而’相同:城高~厚;地广~深。(7)用在单纯的方位词前;组成合成的方位词或方位结构;表示时间、方位、数量的界限:黄河~北|九年~前。
词语解释取人[ qǔ rén ]⒈ 选择人。引证解释⒈ 选择人。引《史记·仲尼弟子列传》:“孔子 闻之曰:‘吾以言取人,失之 宰予 ;以貌取人,失之 子羽。’”明 郎瑛 《七修类稿·义理一·世道》:“富贵易溺,道义难行,近惟科目取人,举业日盛而经学浅也。人心尤入於利,故贿赂公行而礼币无,誌名太甚而史书非,諂諛日盛而风俗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