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晋·邓攸,字伯道。历任河东·吴郡和会稽太守,官至尚书右仆射。
⒈ 晋 邓攸,字 伯道。历任 河东 吴郡 和 会稽 太守,官至尚书右仆射。 永嘉 末,因避 石勒 兵乱,携子侄逃难,途中屡遇险,恐难两全,乃弃去己子,保全侄儿。后终无子。见《晋书·良吏传·邓攸》。
引南朝 宋 刘义庆 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谢太傅 重 邓僕射,常言:‘天地无知,使 伯道 无儿。’”
后用作叹人无子之典。 唐 韩愈 《游西林寺题萧二兄郎中旧堂》诗:“中郎 有女能传业, 伯道 无儿可保家。”
康有为 《大同书》甲部第三章:“其鰥者或 伯道 无儿,或 左芬 有女,或儿女成行而抚育无人。”
⒈ 伯道,晋朝邓攸的字。邓攸为河东太守时,因避石勒兵乱,带著自己的儿子及侄子逃难。途中数次遇到贼兵,邓攸因不能两全,乃丢弃儿子保全侄儿,以致没有后嗣。见也作「伯道之忧」。
引《晋书·卷九〇·良吏传·邓攸传》。后以伯道无儿比喻人没有子嗣。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「谢太傅重邓仆射,常言『天地无知,使伯道无儿。』」
词语解释伯道[ bó dào ]⒈ 晋邓攸的字。引证解释⒈ 晋 邓攸 的字。参见“伯道无儿”。引唐 元稹 《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》:“士元 名位屈, 伯道 子孙无。”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·结构》:“向忧 伯道 之忧,今且五其男、二其女,孕而未诞,诞而未孕者,尚不一其人。”清 严有禧 《漱华随笔顾亭林》:“得一子,已成童而夭,竟同 伯道。”⒉ 霸道。伯,通“霸”。指国君凭借武力、刑法、权势等进行统治的政策。引《汉书·五行志下之上》:“齐桓 行伯道,会诸侯,事 周 室。”颜师古 注:“伯读曰霸。”《汉书·梅福传》:“高祖 弃 陈平 之过而获其谋, 晋文 召天王, 齐桓 用其讎,有益於时,不顾逆顺,此所谓伯道者也。”宋 王禹偁 《一品孙郑昱》诗:“我爱三代时,法度有深根……四民有定分,宦路无驰奔。自从杂伯道,倾夺日喧喧。”
(1)(名)小孩子:小~。(2)(名)男孩子:~子。(3)(名)年轻的人(多指青年男子):健~。(4)(助)词尾:火~。(5)(名)周朝国名;在今山东滕县东南。(6)(名)姓。同“倪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