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一日三餐不能自给。形容穷苦。
⒈ 一日三餐不能自给。形容穷苦。
引明 朱国祯 《涌幢小品·天下第一》:“錙銖无所取,至饔飧不给,部民有餽白粲者,严却之。”
清 叶廷琯 《鸥陂渔话·<范石夫朋旧尺牍>跋语》:“僦寓 相城,不蔽风雨,饔飧不给。”
亦作“饔飱不给”。 清 谭嗣同 《仁学》二四:“衰国之民,饔飱不给,裋褐不完。”
⒈ 三餐不继。形容生活非常困苦。明·朱国桢也作「饔飧不饱」、「饔飧不继」。
引《涌幢小品·卷一一·天下第一》:「至饔飧不给,部民有馈白粲者。」
词语解释饔飧[ yōng sūn ]⒈ 亦作“饔飱”。⒉ 做饭。⒊ 早饭和晩饭;饭食。⒋ 指馈食及宴饮之礼。引证解释⒈ 亦作“饔飱”。⒉ 做饭。引《孟子·縢文公上》:“贤者与民并耕而食,饔飧而治。”赵岐 注:“饔飧,熟食也。”《醒世恒言·苏小妹三难新郎》:“主一家之事的,三綹梳头,两截穿衣,一日之计,止无过饔飱井臼。”⒊ 早饭和晚饭;饭食。引《京本通俗小说·拗相公》:“况且民穷财尽,百姓饔飧不饱,没閒钱去养马骡。”清 王晫 《今世说·德行》:“﹝ 萧孟昉 ﹞尝蠲田穀数千石,具饔飱以活狱囚。”清 孙枝蔚 《追挽徐镜如》诗:“秋风吹黄叶,萧萧下柴门。中有机杼声,恃此备饔飱。”⒋ 指馈食及宴饮之礼。引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夫 貉,五穀不生,惟黍生之;无城郭、宫室、宗庙、祭祀之礼,无诸侯币帛饔飧,无百官有司。”朱熹 集注:“饔飧,以饮食馈客之礼也。”国语辞典饔飧[ yōng sūn ]⒈ 饔,早餐。飧,晚餐。饔飧指熟食。引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「贤者与民并耕而食,饔飧而治。」汉·赵岐·注:「饔飧,熟食也。朝曰饔,夕曰飧。」英语(literary) lit. breakfast and supper, fig. cooked food
词语解释不给[ bù gěi ]⒈ 供给不足;匮乏。犹言不暇,来不及。引证解释⒈ 供给不足;匮乏。引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子有军事,兽人无乃不给於鲜,敢献於从者。”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春省耕而补不足,秋省敛而助不给。”《旧唐书·李晟传》:“欲以诸军同神策,则财赋不给,无可奈何。”明 冯梦龙 《古今谭概·癖嗜》:“后家不给,食馒头,又食煨茄,俱成箩以充饥。”⒉ 犹言不暇,来不及。引宋 苏轼 《始皇论》:“惴惴然朝不谋夕,忧死之不给。”清 王士禛 《池北偶谈·谈艺一·徐波》:“松栝数株,撑风蔽日,元冬霜月,萧萧而下,双童缚帚,扫除不给。斋厨爨烟,皆从此出。”国语辞典不给[ bù jǐ ]⒈ 不足用,不能供应所需。引《孟子·告子下》:「春省耕而补不足,秋省敛而助不给。」《文选·颜延年·陶征士诔》:「井臼弗任,藜茀不给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