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「恻隐之心,仁之端也。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。」
《警世通言·卷二一·赵太祖千里送京娘》:「俺与你萍水相逢,出身相救,实出恻隐之心,非贪美丽之貌。」
词语解释恻隐[ cè yǐn ]⒈ 见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。即同情。例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。——《孟子·告子上》英compassion; pity;引证解释⒈ 同情,怜悯。引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,皆有怵惕惻隐之心。”唐 储光羲 《田家即事》诗:“我心多惻隐,顾此两伤悲。”《警世通言·旌阳宫铁树镇妖》:“既放其生而又追戮之,是心无惻隐也。”朱自清 《论吃饭》:“给他们饭吃,固然也有一二成出于慈善心,就是恻隐心,但是八九成是怕他们,怕他们铤而走险。”⒉ 悲痛。引《楚辞·刘向<九叹·忧苦>》:“外彷徨而游览兮,内惻隐而含哀。”王逸 注:“心常惻隐含悲而念君也。”国语辞典恻隐[ cè yǐn ]⒈ 见人遭遇不幸,而生不忍、同情之心。引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「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,皆有怵惕恻隐之心。」近怜悯
(1)(名)人和高等动物身体内推动血液循环的器官。也叫心脏:~博|~跳。(2)(名)通常也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、感情等:~思|~得|用~|谈~|一~一意。(3)(名)中心;中央的部分:江~|圆~|重~|灯~。(4)(名)二十八宿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