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周纳”。
⒈ 亦作“周纳”。弥补漏洞,使之周密。引申为罗织罪状,陷人于罪。
引《汉书·路温舒传》:“上奏畏却,则锻练而周内之。”
王念孙 《读书杂志·汉书九》:“今案内读为‘纳’,纳者,补也;周,密也……谓密补其奏中之罅隙。”
《明史·杨博传》:“其后 张居正 逐 拱,将周内其罪, 博 毅然争之。”
鲁迅 《三闲集·序言》:“我以为无产阶级是不会有这样锻炼周纳法的,他们没有学过‘刀笔’。”
⒈ 四处搜寻附会疑证,务使人获罪入狱。
引《汉书·卷五一·路温舒传》:「上奏畏却,则锻炼而周内之。」
(1)(名)圈子:绕场一~。(2)(名)周围:四~|圆~。(3)(动)绕一圈:~而复始。(4)(形)普遍;全:~身|~知。(5)(形)完备;周到:~密|~详。(6)(名)星期:~报|~刊|~末。(7)(名)即周波;交流电的变化或电磁波的振荡从一点开始完成一个过程再到这一点;叫一个周波。(8)(动)接济:~济。(9)(名)朝代;约公元前11世纪起到公元前256;姬发所建。参见“西周”;“东周”。(10)(名)北周。(11)(名)后周。(12)(名)姓。
nèi1. 里面,与“外”相对:内部。内外。内定。内地。内阁。内行(háng )。内涵。2. 称妻子或妻子家的亲戚:内人。内亲。内弟。3. 亲近:内君子而外小人。nà1. 古同“纳”,收入;接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