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针和线。
例针线包。
英needle and thread;
⒉ 缝纫刺绣等工作。
例做针线。
英needlework;
⒈ 亦作“针綖”。亦作“针綫”。亦作“鍼线”。
⒉ 针和线。
引唐 段成式 《酉阳杂俎续集·寺塔记下》:“太宗 常赐 三藏 衲,约直百餘金,其工无针綖之迹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:“桂娘 也日日无情无绪,懨懨欲睡,针线慵拈。”
林斤澜 《母女》:“你撕了衣服?这里有针线,借来使一使吧。”
⒊ 指缝纫刺绣工作。
引唐 白居易 《秋霁》诗:“独对多病妻,不能理针线。”
宋 姚进道 《青玉案》词:“春衫犹是, 小蛮 鍼线,曾湿 西湖 雨。”
清 郑燮 《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》:“主中馈,习鍼綫,犹不失为勤谨。”
陈残云 《山谷风烟》第三一章:“你的针线真不错,会缝新衣服。”
⒋ 指从事缝纫刺绣工作。
引宋 黄公绍 《青玉案》词:“征衫著破谁针线,点点行行泪痕满。”
⒌ 指缝纫刺绣的成品。
引熊正国 《高炉边的彝家》:“翻身进屋里打开箱子,拿出一件针线来。”
⒍ 指作品的组织结构,谋篇布局。
引明 王世贞 《艺苑卮言》卷六:“文又无针线。”
清 李渔 《闲情偶寄·词曲上·结构》:“凑成之工,全在针线紧密,一节偶疎,全篇之破绽出矣。”
⒎ 指写文章或做学问时的研磨功夫。
引宋 陈亮 《又甲辰秋书》:“痛念二三十年之间,诸儒学问各有长处,本不可以埋没,而人人须着些针线。其无针线者,又却轻佻,不是屈头肩大担底人。”
⒏ 指写文章或做学问时从事研磨。
引宋 杨万里 《初凉与次公子共读书册》诗:“五言未针綫,百遍遶阶除。”
⒈ 针与线。
引《儒林外史·第一三回》:「就把收的王观察的个旧枕箱,把与他盛花儿针线。」
《红楼梦·第五七回》:「说著,便起身携了针线,进别房去了。」
⒈ 缝纫、刺绣等工作或作品。
引《红楼梦·第二四回》:「且说宝玉因被袭人找回房去,只见鸳鸯歪在床上看袭人的针线呢!」
《文明小史·第三九回》:「我有个堂房姪女,今年十八岁,做得一手好针线。」
(1)(名)(~儿)缝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。(2)(名)细长像针的东西:松~|指南~|分~|秒~。(3)(名)针剂:预防~|打~。(4)(名)中医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的穴位刺入体内医治疾病:~灸。
(1)(名)(~儿)用丝、棉、麻、金属等制成的细长而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:一根~|毛~|电~|~头|~绳。(2)(名)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;有直线和曲线两种:平行~|交叉~。(3)(名)细长像线的东西:~香。(4)(名)交通路线:航~|运输~|京九~|沿~各站。(5)(名)指思想上、政治上的路线:上纲上~。(6)(名)边缘交界的地方:前~|火~|防~|海岸~|国境~。(7)(名)比喻所接近的某种边际:生命~|死亡~|贫困~。(8)(名)线索:眼~。(9)(量)用于抽象事物;数词限于“一”;表示极少:一~生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