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封闭关口,不跟外国往来。也比喻与外界隔绝,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。
例此真霸王之资也。闭关自守,又何忧乎?——《新编五代史平话》
英close the country to international intercourse;
⒈ 封闭关口,不和别国往来。
引《新编五代史平话·周史上》:“无事则民勤於耕稼,以广军储;有事则民习於弓矢,以涖武事。此真霸王之资也。闭关自守,又何忧乎?”
清 王韬 《变法自强》下:“我中朝素严海禁,闭关自守,不勤远略。”
徐迟 《祁连山下》八:“中国 地大物博之说,此人认为没有根据。他说那只是 清 朝的闭关自守,自大与无知所造成的。”
亦作“闭关自主”。 郭沫若 《文艺论集·一个宣言》:“如今不是我们闭关自主的时候了,输入 欧 西先觉诸邦的艺术也正是我们的急图。”
引鲁迅 《两地书·致许广平五八》:“而且厦大也太过于闭关自守,此后还应该与他大学往还。”
孙犁 《秀露集·文学和生活的路》:“我劝青年同志多读一点外国作品,我们不能闭关自守。”
⒈ 紧闭关口,不与外界交通往来。
反门户开放
词语解释闭关[ bì guān ]⒈ 封闭关口,比喻不与外界交往。例闭关锁国。英close the frontiers; isolationist;⒉ 佛教中指僧人独居,一个人专心修炼佛法,与外界隔绝,满一定期限后再外出。英live in seclusion;引证解释⒈ 闭塞关门。引《易·复》:“先王以至日闭关,商旅不行,后不省方。”《三国志·吴志·诸葛恪传》:“自有 三秦 之地,何不闭关守险,以自娱乐。”《宋书·朱龄石毛脩之等传论》:“若负其岨远,屈强边垂,则距险闭关,御其寇暴。”⒉ 闭门谢客,断绝往来。谓不为尘事所扰。引《文选·颜延之<五君咏·刘参军>》:“刘伶 善闭关,怀情灭闻见。”李周翰 注:“言 伶 怀情不发,以灭闻见,犹闭关却归而无事也。”宋 苏舜钦 《答韩持国书》:“衣食虽足,闭关常不与人相接可乎?”清 梁章鉅 《归田琐记·和卓阁老纪恩诗》:“云龙追逐当时志,愧我衰龄独闭关。”⒊ 泛指断绝某件事情。引明 谢肇淛 《五杂俎·人部一》:“叶少藴 云:‘某五十后不生子,六十后不盖屋,七十后不做官。’夫子女多寡,听之可也,五十之年,岂遽能闭关乎?”⒋ 蛰伏。引宋 黄庭坚 《谪居黔南》诗之二:“冉冉岁华晚,昆虫皆闭关。”⒌ 谓佛教徒闭居一室,静修佛法。引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二卷第十六章:“弟半年前听说 圆通 长老在 嵩山 少林寺 闭关,何时来到这里?”⒍ 闭关自守的略语。引陈毅 《初游青岛》诗:“晚 清 势衰頽,无復自闭关。”国语辞典闭关[ bì guān ]⒈ 关闭关口,不和外国通商。例如:「闭关自守」。⒉ 修行者用一段特定的时间独自关闭在一个场所内辛勤修行。
词语解释自守[ zì shǒu ]⒈ 自保;自为守卫。⒉ 自坚其操守。引证解释⒈ 自保;自为守卫。引《穀梁传·襄公二十九年》:“古者天子封诸侯,其地足以容民,其民足以满城以自守也。”《史记·郑世家》:“宋 颇与 厉公 兵,自守於 櫟,郑 以故亦不伐 櫟。”唐 杜甫 《蒹葭》诗:“摧折不自守,秋风吹若何?”梁启超 《中国地理大势论》:“扬子江 之上游也,其险足以自守,其富足以自保。”⒉ 自坚其操守。引汉 扬雄 《解嘲》:“攫挐者亡,默默者存;位极者宗危,自守者身全。”唐 韩愈 《闲游》诗之二:“子云 祗自守,奚事九衢尘?”明 方孝孺 《送吏部员外郎龚彦佐序》:“视其德如乡閭时,不翕翕以趋势,不琐琐以殉利,淡乎自守而不阿。”清 姚石甫 《桐城麻溪姚氏登科记》:“自我参政府君通籍,至今又十四世,人且数千百计,孝弟未衰,皆清贫自守。”国语辞典自守[ zì shǒu ]⒈ 守住自己本分、本性。引《文选·杨恽·报孙会宗书》:「默而自守,恐违孔氏各言尔志之义。」《文选·扬雄·解嘲》:「位极者高危,自守者身全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