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嚮使 秦 缓其刑罚,薄赋敛……变风易俗,化於海内,则世世必安矣。”
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浮侈》:“王者统世,观民设教,乃能变风易俗,以致太平。”
《北史·崔浩传》:“浩 曰:‘ 太祖 用漠北淳朴之人,南入 汉 地,变风易俗,化洽四海,自与 羲、农、舜、禹 齐烈,臣岂能仰名?’”
亦作“变风改俗”。 汉 王符 《潜夫论·三式》:“故凡欲变风改俗者,其行赏罚者也,必使足惊心破胆,民乃易视。”
引《史记·卷一一二·主父偃传》:「向使秦缓其刑罚,薄赋敛,省繇役,贵仁义,贱权利,上笃厚,下智巧,变风易俗,化于海内,则世世必安矣。」
近变风改俗
词语解释变风[ biàn fēng ]⒈ 指《诗经》“国风”中邶至豳等十三国的作品。⒉ 谓改变、摧弱鄙俚的诗风,恢复《诗经》的传统。⒊ 泛指民歌。引证解释⒈ 指《诗经》“国风”中 邶 至 豳 等十三国的作品。参见“正风”。引《诗大序》:“至于王道衰,礼仪废,政教失,国异政,家殊俗,而变风变雅作矣。”《诗·邶风·柏舟诂训传》 唐 陆德明 题解:“从此讫《豳·七月》,十三国并变风也。”清 马瑞辰 《毛诗传笺通释·风雅正变说》:“变化下之名为刺上之什,变乎风之正体,是谓变风。”⒉ 谓改变、摧弱鄙俚的诗风,恢复《诗经》的传统。引宋 苏颂 《<小畜集>序》:“窃谓文章末流,由 唐 季涉 五代,气格摧弱,沦于鄙俚。国初屡有作者,留意变风,而习尚难侈,未能復雅。”⒊ 泛指民歌。引元 张宇 《采莲》诗:“隔岸谁家贵公子,调笑新词歌艷体, 吴 儂变风有如此,谁念採苹供祭礼?”国语辞典变风[ biàn fēng ]⒈ 《诗经》国风自〈邶风〉至〈豳风〉一百三十五篇,皆为周朝中衰后乱世所产生的作品,故称为「变风」。相对于治世所产生的正风而言。
(1)(名)风俗:世~|习~。(2)(形)大众的;广泛流传的:~话|~曲。(3)(形)庸俗:粗~|脱~。(4)(名)指没出家的人:还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