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赤历历”。
⒉ 象声词。
⒈ 亦作“赤歷歷”。象声词。
引元 关汉卿 《单刀会》第一折:“他上阵处赤力力三綹美髯飘,雄纠纠一丈虎躯摇。”
元 刘君锡 《来生债》第三折:“赤歷歷,那电光掣一天家火块。”
元 杨暹 《刘行首》第一折:“赤力力,风操动松韵。”
元 李寿卿 《度柳翠》第二折:“再休恋那红尘内赤力力虎鬭龙争。”
⒈ 飘摇晃动的样子。元·关汉卿元·陈以仁也作「赤历历」。
引《单刀会·第一折》:「他上阵处赤力力三绺美髯飘,雄纠纠一丈虎躯摇。」
《存孝打虎·第四折》:「赤力力遮天磨绣旗,不剌剌追风战马嘶。」
⒉ 状声词。形容物体崩坏的声音。
引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·第二本·楔子》:「滉一滉厮琅琅震动山岩,脚踏得赤力力地轴摇。」
元·朱凯《昊天塔·第二折》:「我呵喝一喝骨碌碌的海沸山崩,瞅一瞅赤力力的天摧地塌。」
(1)(名)比朱红稍浅的颜色。(2)(名)泛指红色:~小豆。(3)(名)象征革命:~卫队。(4)(形)忠诚:~心(忠诚的心)|~诚(极真诚)。(5)(动)光着;露着(身体):~脚|~膊。(6)(形)空:~手空拳(两手空空;什么也没有)。
词语解释力力[ lì lì ]⒈ 象声词。叹息声。⒉ 尽力的样子。引证解释⒈ 象声词。叹息声。引《晋书·五行志中》:“明帝 太寧 初,童謡曰:‘惻惻力力,放马山侧。大马死,小马饿。高山崩,石自破。’”唐 李绅 《闻里谣效古歌》:“恶声主吏噪尔门,唧唧力力烹鷄豚。”清 曹寅 《江村杂咏·耕烟阁》:“敕敕復力力,一犂春雨晴。”⒉ 尽力的样子。引明 沉自徵 《簪花髻》:“引得那 王留儿,足力力地随;逗得那胖姑儿,气吁吁声喘息。”清 史震林 《西青散记》卷一:“壁间画群猴……有偃体者,数猴舁其首与足,力力然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