⒉ 明代都指挥使、布政使、按察使和清代的总督、巡抚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,类似古代分封疆土的诸侯,故称。
⒈ 亦作“封疆大臣”。亦作“封疆大员”。 明 代都指挥使、布政使、按察使和 清 代的总督、巡抚总揽一省或数省的军政大权,类似古代分封疆土的诸侯,故称。
引《明史·兵志二》:“当是时,都指挥使与布、按并称三司,为封疆大吏。”
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四二回:“连升带保,不到二十年工夫,居然做到封疆大吏,在 湖北 巡抚任上,也足足有了三个年头。”
马其昶 《<濂亭集>序》:“朝廷置封疆大臣,率取材 曾 门。”
吴晗 《况钟和周忱》:“周忱 从公元一四三〇年任 江南 巡抚,一直到一四五一年,前后共二十一年,是 明朝 任期最长的封疆大员。”
词语解释封疆[ fēng jiāng ]⒈ 分封土地的疆界;分封的疆界,界域的标记,聚土而成。例故曰,域民不以封疆之界。——《孟子·公孙丑下》英boundary; border region;⒉ 将某一地区全权交给官吏管理。例封疆大元帅。执掌封疆之印。英local general;引证解释⒈ 亦作“封畺”。界域之标记;疆界。引《礼记·月令》:“﹝孟春之月﹞王命布农事,命田舍东郊,皆修封疆。”《史记·商君列传》:“为田开阡陌封疆,而赋税平。”张守节 正义:“封,聚土也;疆,界也:谓界上封记也。”《汉书·天文志》:“故候息秏者,入国邑,视封畺田畴之整治,城郭室屋门户之润泽,次至车服畜产精华。实息者吉,虚秏者凶。”⒉ 疆域;疆土。引《周礼·地官·大司徒》:“诸公之地,封疆方五百里。”《荀子·子道》:“昔万乘之国,有争臣四人,则封疆不削。”唐 杜甫 《遣兴》诗之一:“汉虏互胜负,封疆不常全。”⒊ 指边疆。引《左传·哀公十一年》:“居封疆之间。”杜预 注:“封疆,竟内近郊地。”宋 王安石 《上仁宗皇帝言事书》:“社稷之托,封疆之守,陛下其能久以天幸为常,而无一旦之忧乎?”《明史·徐达传》:“出塞之后,固守封疆,防其浸軼可也。”⒋ 指封疆大吏。详“封疆大吏”。引清 王韬 《代上广州府冯太守书》:“招商局中集众非一,虽封疆方面,皆预其间,而隐为之规画。”国语辞典封疆[ fēng jiāng ]⒈ 疆界。明·陆世廉也作「邦域」。引《管子·小匡》:「既反其侵地,正其封疆,地南至于岱阴。」《西台记·第一出》:「愿明公重奠封疆,再安宗庙。」⒉ 镇守边境的将领。⒊ 境内近郊的地方。⒋ 明清对总督、巡抚的称谓。英语border region, regional general acting as governor (in Ming and Qing times)
词语解释大吏[ dà lì ]⒈ 指大官。例督抚大吏争上符瑞。——《明史·海瑞传》英local governor in feudal China;引证解释⒈ 大臣;大官。引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羣臣諫者以为诽谤,大吏持禄取容,黔首振恐。”宋 苏洵 《上皇帝书》:“惟其大吏无所属,而莫为之长也,则课之所宜加。何者?其位尊,故课一人而其下皆可以整齐。”⒉ 称独当一面的地方官。引清 薛福成 《庸盦笔记·骆文忠公遗爱》:“骆公 督 四川,凡 滇、黔、陕、甘 等省大吏之黜陟,及一切大政,朝廷必以諮之。”⒊ 指部将。引《孙子·地形》:“大吏怒而不服,遇敌懟而自战,将不知其能,曰崩。”曹操 注:“大吏,小将也。”国语辞典大吏[ dà lì ]⒈ 大官。多称外省长官。引《史记·卷六·秦始皇本纪》:「群臣谏者以为诽谤,大吏持禄取容,黔首振恐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