岂知此别是终身

出自宋代项安世的《程枢密父待制挽词二首》,诗句共7个字,诗句拼音为:qǐ zhī cǐ bié shì zhōng shēn,诗句平仄:仄平仄平仄平平。
忆送双旌帝北门,岂知此别是终身
项亭诗到鲜于锦,羊岘书来暖似春。
只有死当封晋魏,不令生得定燕秦。
世间荣事翻成屈,独抱功名向古人。
()
北门,别是,终身,暖似春,世间,功名,古人

这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《程枢密父待制挽词二首》。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。

译文:
忆起送双旌到皇帝的北门,
当时并不知道这别离将是一生之久。
项亭的诗作像鲜花一样娇艳,
羊岘来信温暖如春风。
只有在死后才能被封为晋国或魏国的封地,
不让活着的时候定居在燕国或秦国。
世间的荣耀和成就最终都会转化为遗憾,
只有孤独地怀抱功名向古人致敬。

诗意:
《程枢密父待制挽词二首》是项安世写给程枢密父亲的诗篇,表达了对亲人离别的思念之情和对功名荣耀的反思。诗中描述了送别时的场景,作者暗示这次别离可能是永久的分别。他回忆起当时的情景,思念之情涌上心头。诗人称赞了程枢密的才华横溢,将其诗作比作鲜花,而来自羊岘的来信则如春风般温暖。诗的结尾表达了对功名的思考,指出了世间的荣耀和成就最终会转化为遗憾,只有在孤独中怀抱功名才能向古人致敬。

赏析:
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。诗人以简洁的句式和自然的描写,展现了离别的悲伤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。通过赞美程枢密父亲的才华和羊岘来信的温暖,诗人表达了对亲情和友情的珍视。最后,诗人用寥寥数语点出了人生的无常和功名的虚幻,呼应了“人生如梦”的主题,表达了对功名荣耀的冷静思考。整首诗既有离别的忧伤,又有对人生追求的思索,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洞察力。

*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,仅供参考

项安世

项安世(1129--1208),孝宗淳熙二年(1175年)进士,光宗绍熙四年(1193年)任秘书省(管理皇家典籍)正字,隔年为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。宁宗庆元元年出通判池州,开禧二年(1206年)起知鄂州,迁户部员外郎、湖广总领。及后以太府卿终其官职。庆元年间因谪居江陵,足不出户,专事研究,于《左传》、《周易》诸经皆有见解,项安世自谓其学得自程颐《易传》,纪晓岚评价:“安世之经学深矣,何可轻诋也。”嘉定元年(1208年)卒。有《周易玩辞》十六卷、《项氏家说》、《平庵悔稿》等。其生平可见于《馆阁续录》、《宋史》。...

项安世朗读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