梅小类新朋

出自宋代李曾伯的《淡沧陈校勘以稿求答之》,诗句共5个字,诗句拼音为:méi xiǎo lèi xīn péng,诗句平仄:平仄仄平平。
先生杖屦所,童子钓游曾。
遗我寄哉作,非吾耄矣能。
柳凋怀故老,梅小类新朋
唤醒黄粱梦,书帏二尺灯。
()
先生,杖屦所,童子,哉作,唤醒,书帏

《淡沧陈校勘以稿求答之》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。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寂静的夜晚,怀念过去岁月并思考人生的情景。

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诗意。诗人首先描述了一个身着杖屦(古代一种木屐)的老者,与一个年轻的童子一起垂钓和游玩。接着,诗人表达了对前辈遗留下来的文稿的赞叹之情,表示自己并非老朽无能,仍然能够继承前人的智慧。

诗中出现了柳凋和梅开的景象,柳凋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,而梅花的绽放则象征着新的朋友的到来。这些景象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。

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渴望唤醒黄粱梦的心情,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,能够在狭小的书房中点亮两尺长的灯火,取得辉煌的成就。

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事变迁的感慨,表达了他对前人智慧的敬仰,并表明自己仍然有追求和创造的动力。诗中运用了简练的语言和意象,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,展现了深沉的诗意。这首诗启示人们要珍惜时间,对前人的智慧表示敬意,并坚持追求理想和创造。

*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,仅供参考

李曾伯

李曾伯(1198年-1268年),字长孺,号可斋。原籍覃怀(今河南沁阳附近),南渡后寓居嘉兴(今浙江嘉兴)。南宋中晚期名臣、词人,太宰李邦彦之后。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,抒发忧时感世之情,自称“愿学稼轩翁(辛弃疾)”《四库提要》称其“才气纵横,颇不入格,要亦戛戛异人,不屑拾慧牙后”。有《可斋杂稿》等传世。...

李曾伯朗读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