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挥如意葛巾堕

出自宋代李石的《扇子诗》,诗句共7个字,诗句拼音为:shǒu huī rú yì gé jīn duò,诗句平仄:仄平平仄平平仄。
八尺藤床六月天,林间风露饱鸣蝉。
手挥如意葛巾堕,谁诵黄庭惊昼眠。
()
鸣蝉,如意,葛巾

《扇子诗》是宋代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。

中文译文:
八尺藤床六月天,
林间风露饱鸣蝉。
手挥如意葛巾堕,
谁诵黄庭惊昼眠。

诗意:
这是一个夏日午后的场景描绘,诗人以扇子为主题,表达了夏日的炎热和扇子的清凉舒爽。扇子摇动时,风吹拂着树林,露水滋润着大地,蝉鸣声此起彼伏。扇子挥动的动作仿佛随心所欲,宛如仙人的葛巾从手中滑落,使人联想到黄庭之上的琴声,让人不禁从昼间的瞌睡中惊醒。

赏析:
《扇子诗》以简洁明了的表达展现了夏日午后的景象。诗中通过描写扇子的运动,将自然界的声音、气息和情感融入其中,形成一幅生动的画面。八尺藤床和六月天的描写,表现了盛夏时节的炎热和湿润的气候,给读者带来视觉和感觉上的冲击。林间风露饱鸣蝉的描写使我们仿佛置身于树林之中,感受到树叶的摩擦声、微风的拂动和蝉鸣的嘹亮。手挥如意葛巾堕,将扇子的动作形容得极为灵动,给人以舒适和愉悦的感觉。而诗末的谁诵黄庭惊昼眠,则通过音乐的联想,使人从昏昏沉沉的睡梦中被吵醒,宛如置身于黄庭之上,聆听着美妙的琴声。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夏日午后的一幕,通过扇子的形象和相关联的意象,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炎热夏日中的清凉和活力。

*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,仅供参考

李石

李石。少负才名,既登第,任大学博士,出主石室,就学者如云。蜀学之盛,古今鲜俪。后卒成都,时作山水小笔,风调远俗。卒年七十外。...

李石朗读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