倾城自古有褒妲

出自明代刘基的《班婕妤》,诗句共7个字,诗句拼音为:qīng chéng zì gǔ yǒu bāo dá,诗句平仄:平平仄仄仄平平。
昭阳秋清月如练,笙歌嘈嘈夜开宴。
长信宫中辞辇人,独倚西风咏纨扇。
倾城自古有褒妲,红颜失宠何须怨。
泠泠玉漏掩重门,一点金缸照书卷。
()
笙歌,独倚,西风,纨扇,红颜,失宠,何须怨,泠泠,重门,书卷

《班婕妤》是明代刘基所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昭阳秋清月如练,
在昭阳宫中的秋夜,明亮的清月像细练一样明晰。
笙歌嘈嘈夜开宴。
笙歌声喧嚣,夜晚宴会开始。

长信宫中辞辇人,
长信宫中的女官告别皇帝的轿车,
独倚西风咏纨扇。
孤独地依靠着西风吟唱着纨扇的歌。

倾城自古有褒妲,
美丽的女子自古以来就有褒妲,
红颜失宠何须怨。
当红颜失宠时,又何必怨恨呢。

泠泠玉漏掩重门,
冷冷的玉漏声隐没在重门之后,
一点金缸照书卷。
只有一盏金缸灯照亮书卷。

这首诗描绘了昭阳宫中的夜晚景象,以及一位宫女的内心独白。明亮的秋月照耀着宴会的繁华,而宫中的笙歌声也充斥着整个夜晚。诗中的女官独自倚靠着西风,吟唱着手中的纨扇,表达了她内心的孤独和无奈。诗中提到的褒妲是指古代美女,作者通过这个典故暗示了美丽的女子在宫廷中常常面临的境遇。红颜失宠后,她们无需怨恨,因为这是宫廷中美丽的女子常常经历的命运。最后,诗中的玉漏声和金缸灯构成了一种对比,玉漏声隐没在重门之后,只有一盏金缸灯照亮书卷,象征着这位女官的孤寂和无助。

这首诗词通过细腻描绘和隐喻的手法,表达了女官在宫廷中的孤独和无奈,以及美丽的女子在宫廷中所面临的困境。同时,诗中对于权力和名利的虚幻和脆弱也有所暗示。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诗人对于宫廷生活的深刻感悟,给人以思索和共鸣的空间。

*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,仅供参考

刘基

刘基(1311年7月1日-1375年5月16日)字伯温,谥曰文成,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、政治家、文学家和思想家,明朝开国元勋,汉族,浙江文成南田(原属青田)人,故时人称他刘青田,明洪武三年(1370)封诚意伯,人们又称他刘诚意。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,谥号文成,后人又称他刘文成、文成公。他以神机妙算、运筹帷幄著称于世。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,至今在中国大陆、港澳台乃至东南亚、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。...

刘基朗读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