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扫风轩洗破觥

出自宋代苏轼的《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》,诗句共7个字,诗句拼音为:jí sǎo fēng xuān xǐ pò gōng,诗句平仄:平仄平平仄仄平。
白衣送酒舞渊明,急扫风轩洗破觥
岂意青州六従事,化为乌有一先生。
空烦左手持新蟹,漫绕东篱嗅落英。
南海使君今北海,定分百榼饷春耕。
()
白衣,渊明,岂意,従事,先生,左手,落英,使君,春耕

《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》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白衣送酒舞渊明,
急扫风轩洗破觥。
岂意青州六従事,
化为乌有一先生。
空烦左手持新蟹,
漫绕东篱嗅落英。
南海使君今北海,
定分百榼饷春耕。

诗意:
这首诗描绘了苏轼送酒给章质夫的情景。苏轼穿着白衣,舞动杯盘,欢送酒到章质夫的宅邸。他急忙清扫风轩,洗净破损的酒器。然而令苏轼感到惊讶和遗憾的是,青州的六个从事官员已经都离去,只留下了一个无名的先生。苏轼感到惋惜兼有讽刺的意味,因为他原本期望和这些官员一起共饮欢聚,但现在只能面对一个无足轻重的人物。

在送酒的过程中,苏轼左手空空,原本打算带上新鲜的蟹,但最终却空手而归。他漫无目的地围绕着东篱,闻着飘落的花瓣。最后,苏轼提到南海的使君(指章质夫)如今在北海,他将分配许多酒来供应春耕之用。

赏析:
这首诗词以饮酒为主题,通过描述送酒的过程和表达作者的感受,展现了苏轼的机智和幽默。诗中运用了对比和讽刺的手法,将苏轼原本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刻画得淋漓尽致。

首先,苏轼以舞动杯盘、洗净酒器的方式表达了他对待送酒的态度,显示出他的热情和洒脱。然而,诗中的转折点出现在对青州六従事的描述上。这些本应共饮的官员已经离去,只留下一个无足轻重的人,从而暗示了政治和官场的虚伪和不可预测性。

接着,苏轼以自嘲的口吻描述了自己的尴尬境地。原本准备带上新鲜的蟹,却忘记携带,只能空手而归。他围绕着东篱,闻着花瓣,表现出一种在失望中寻找慰藉的心情。

最后,苏轼提到南海的使君(章质夫)如今在北海,他将分配许多酒来支持春耕。这一句话既是对章质夫的称赞,也是对他自己失败的调侃。整首诗通过对送酒过程中的描写和自我调侃,既表达了对友情和人情冷暖的思考,又展现了苏轼幽默睿智的个性。
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《章质夫送酒六壶书至而酒不达戏作小诗问之》通过描写送酒的情景和表达作者的感受,展现了苏轼的机智和幽默。诗中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,刻画了苏轼原本期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,以及对政治和官场的反思。整首诗词充满了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巧妙的言语表达,使读者在欣赏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考。

*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,仅供参考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...

苏轼朗读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