远壁秋声虫络丝

出自唐代白居易的《旧房》,诗句共7个字,诗句拼音为:yuǎn bì qiū shēng chóng luò sī,诗句平仄:仄仄平平平仄平。
远壁秋声虫络丝,入檐新影月低眉。
床帷半故帘旌断,仍是初寒欲夜时。
()
新影,低眉,仍是

《旧房》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
中文译文:
远壁秋声虫络丝,
入檐新影月低眉。
床帷半故帘旌断,
仍是初寒欲夜时。

诗意:
这首诗描绘了一幢陈旧的房屋和夜晚的景象。诗人通过描写壁上虫子织成的网、月光投射在屋檐下和床帷上的影子,以及半拉故旧的帘子和破损的帘旌,表达了初秋的凉意和时光的消逝。诗人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,抒发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。

赏析:
《旧房》这首诗以简洁而凄美的语言描绘了一幢陈旧的房屋,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岁月流转和时光消逝的主题。首句描述了远处壁上虫子编织网的声音,给人一种宁静而寂寥的感觉,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。接着,诗人用"入檐新影月低眉"这样的形象语言,描绘了月光倾斜进入屋檐下的影子,传递出初秋的凉意和夜晚的宁静。

第三句"床帷半故帘旌断"表达了床上帷幕的破损和帘旌的残缺,这些陈旧的物品显示出岁月的痕迹,也象征着过去时光的消逝。最后一句"仍是初寒欲夜时"将读者的思绪拉回到诗歌的起点,诗人以一种忧伤的情绪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担忧。

整首诗通过对房屋中一些细小事物的描写,传达出了对时光流转和生命短暂性的思考和感慨。诗词运用了简单而富有意境的语言,通过景物的描绘,引发读者对生命和时光的深入思考,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命运的思索和体悟。

*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,仅供参考

白居易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...

白居易朗读
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