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诗文句网 - 传承弘扬,中华优秀传统文化!

首页 > 百家姓

椿

[ chūn ]

读音:chūn

拼音:chun

简繁:椿

五笔:SDWJ

五行:木

部外:暂无

五笔:SDWJ

笔画:13画

吉凶:吉

仓颉:DQKA

结构:左右

郑码:FCO

四角:45968

区位:2027

统一码:693F

异体字:杶,櫄,𣝙,𣠍

英汉互译:father,a plant with white flowers

笔顺:横、竖、撇、点、横、横、横、撇、捺、竖、横折、横、横

笔顺演示

王由三横一竖构成,三横代表天、地、人,一竖贯通天、地、人,这就是天、地、人都要归“王”管的不二哲学。上古时期夏、商、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“王”。“王”作为姓氏即来源于“王”这个至尊之位;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。

百家姓排名

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
最新21752018年2014年
2013年2007年2006年
1995年1987年1982年
明朝元朝宋朝
北宋

内容来源于:www.gushiwenju.com

起源

椿姓主要源自:己姓。

椿姓椿姓起源一

古人以“椿”有寿考之征,所以世称父亲为“椿庭”,称母亲为“椿萱”,称长寿为“椿龄”,称双亲在堂为“椿萱并茂”等等,因此有人引其为最良好的祝愿,盼望子女健康长寿,家族兴旺发达,遂为孩子取氏为“椿”,称椿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
椿姓椿姓起源二

源于己姓,出自金国末期大名府将军苏椿之后裔,属于避难改姓为氏。苏椿,公元?~1225年,河北大名人。著名金国将领。金国末期,河北大名府南乐人杨铁枪聚众保乡里。蒙古大军攻略河朔进地区时,杨铁枪迎战,已经投靠蒙古的原杨铁枪属下大名南乐人王珍率蒙军前往弹压,杨铁枪战死,众人推举苏椿代领其众。后苏椿为避免乡里受蒙古杀戮,亦降于蒙古。不久,南宋大将彭义斌进击大名府,苏椿出战不利,遂又降于南宋,彭义斌遂据大名。当时王珍弃其家,从小道还归蒙军中,成吉思汗之侄蒙军主帅按只吉歹大王嘉其诚心归附,收为义子。后王珍带领蒙古大将速鲁忽率蒙军击退南宋军彭义斌部,苏椿再交出大名府投降,并归还了王珍之妻。后苏椿属下将士不满蒙古军残暴,意图反叛。此事不密,被王珍察觉,与驻扎河北的蒙军元帅梁仲抢先发兵进攻苏椿,苏椿不敌,开南门遁往汴梁地区(今河南开封)。后蒙军假意原谅了苏椿,安置其到许州(今河南许昌)驻守。苏椿上当,于南宋理宗宝庆元年(金哀宗正大二年,成吉思汗二十年,公元1225年)农历9月率部到许州,一到即被擒杀。

苏椿的后裔子嗣痛悼先祖之亡,又要躲避蒙古军的追杀,便有改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,称椿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
椿姓椿姓起源三

源于女真族,出自金国时期女真族纳哈塔氏族,属于以帝王赐名汉化为氏。据史籍《皇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:女真族纳哈塔氏,亦称那哈密瓜塔氏,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纳合氏部落,满语为Nahata Hala,世居郭络罗沟(今内蒙古阿荣旗得力琪尔)、扎罗木得(今内蒙古呼伦贝尔海拉尔区扎罗木得镇)等地。后有鄂温克族引为姓氏者,大多冠汉姓为椿氏、那氏、纳氏等。其椿氏源出金国时期著名的贤相纳合塔·椿年,史籍中简称纳合·椿年。纳合塔·椿年,本名纳合塔·乌野。金国政权初创女真族文字之后,便在西京(今山西大同)设立学官,纳合塔·乌野与诸部儿童俱入学,他领悟性极高,被称为“最号警悟”。久之,朝廷选诸学生送京师,由上京名师教授耶鲁教之,纳合塔·乌野因学习成绩好被选中。之后补尚书省令史,累官至殿中侍御史,改监察御史。在金海陵王完颜·迪古乃(完颜亮)为宰相时,推荐纳合塔·乌野为右司员外郎,编定新制。在金海陵王篡立之后,以纳合塔·乌野为谏议大夫。这位纳合塔·乌野原来喜好饮酒,常醉有失,因此金海陵王使之戒酒,遂终身不复饮。后改秘书监,修起居注,授世袭猛安,为翰林学士兼御史中丞。

金贞元初年(公元1153年),纳合塔·乌野起上京诸猛安于中都、山东等路安置,以劳赐玉带闲厩马。奉迁山陵,还为都点检。被赐名为纳合塔·椿年,拜参政事。当时金海陵王对谓纳合塔·椿年说:“你这样的吏材甚是难得,还有象你这样优秀的官员吗?”于是纳合塔·椿年就举荐大理寺丞纥石烈·娄室。金海陵王以纥石烈·娄室为右司员外郎。未旬日,金海陵王很高兴地对纳合塔·椿年说:“吾试用娄室,果如卿言。惟贤贤,信矣。”这纥石烈·娄室后被赐名为纥石烈·良弼,有宰相之才,到了金世宗完颜·乌禄(完颜雍)执政时期(公元1161~1189年在位)官至左丞相,亦被号称贤相。

金正隆二年(公元1157年),纳合塔·椿年病逝。金海陵王亲赴灵柩痛哭,追封纳合塔·椿年为特进、谭国公,赐谥号为“忠辩”,赙银二千两、彩百端、绢千匹、钱千万。之后以其长子纳合塔·参谋合为定远大将军,承袭猛安;其次子纳合塔·合答为忠武校尉。及归葬,再赐钱百万,仍给道路费。金史叹称:“椿年有宰相才,好推挽士类,然颇营产业,为子孙虑。冒占西南路官田八百余顷。大定中,括捡田土,百姓陈言官豪占据官地,贫民不得耕种。温都思忠子长寿、椿年子猛安参谋合等三十余家凡冒占三千余顷。诏诸家除牛头税地各再给十顷,其余尽赋贫民种佃。世颇以此讥椿年云。”

在纳合塔·椿年的次子纳合塔·合答的后裔子孙中,有以先祖名字为汉化姓氏者,即称椿氏,世代相传至今。

椿姓椿姓起源四

源于满族,出自清朝中叶满族乌苏氏族,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。据史籍《皇朝通志·氏族略·满洲八旗姓》记载:满族乌苏氏,亦称吴苏哈里氏、吾古孙氏、乌孙氏,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族温古孙氏部落,以部为氏,满语为Usun Hala,汉义“水”,世居乌苏(今吉林伊通)、瓦尔喀(今南自长白山区、图门江以北,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,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)、讷殷(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)、长白山区等地,属于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,清朝中叶以后所冠汉姓即为孙氏、乌氏、吴氏、苏氏、关氏、穆氏、戴氏、柏氏、武氏、常氏、查氏、敦氏、椿氏等。其椿氏源出满清王朝礼部尚书乌苏·达椿。乌苏·达椿,字香圃,满洲镶白旗人,清乾隆二十五年(公元1760年)成三甲进士,受选庶吉士,散馆授户部主事,迁员外郎。历任翰林院侍讲、侍读、国子监祭酒、詹事府詹事、大理寺卿。

清高宗爱新觉罗·弘历乾隆二十九年(公元1764年),乌苏·达椿入直上书房,充任《四库全书》总阅,累擢礼部侍郎兼副都统。

清乾隆四十五年(公元1780年),会同四译馆的房屋毁坏倒塌,砸死了朝鲜国使臣,乌苏·达椿受此事的牵连,被革职留任。

清乾隆五十四(公元1789年)年,乌苏·达椿左迁内阁学士。这乌苏·达椿做人十分有骨气,他任职于内廷时就是不攀附权臣钮祜禄·和珅,终因耿直而被夺职,仅留任上书房效力行走。不久,再被乾隆大帝任命为翰林院侍讲学士,又于大考后降为检讨,仅相当于当年的三甲进士,转了一大圈又回去了。清仁宗爱新觉罗·颙琰知此事对乌苏·达椿不公,便于清嘉庆四年(公元1899年)亲政后降诏补授其为内阁学士兼副都统,其子乌苏·萨彬图当时也为其同官,再命乌苏·达椿班次位列于乌苏·萨彬图之前。其后,乌苏·达椿历任礼部、吏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,擢左都御史兼都统,迁礼部尚书。

清嘉庆六年(公元1801年),乌苏·达椿主持了会试,第二年的清嘉庆七年(公元1802年),乌苏·达椿病逝。乌苏·达椿的儿子乌苏·萨彬图在清嘉庆十二年(公元1807年)出为漕运总督,却私占卖粮以贪,三年后京仓亏缺事觉,乌苏·萨彬图被降为光禄寺卿,再转迁盛京户部侍郎,清嘉庆十六年(公元1811年)坐奉天灾民流徙出边,被褫夺一切职务,除旗籍,不久即忧郁逝世。子嗣族人生计惨淡,其后有改以先祖名字为汉化姓氏者,称椿氏,悼念先祖之荣,世代相传至今。

椿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,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两千位,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千六百九十九位,族人多以东郡、洛阳、武阳、辽东为郡望,今主要分布在河北、河南两省,在日本国也有分布,祖源不一且已经完全倭化,分称つばき椿氏、玄支ぬ椿氏、は椿氏、ヲ椿氏等,但大多仍以“东郡”为“郡ホープ”(郡望)。

东郡:东郡始建于秦始皇五年(庚申,公元前242年),取原魏国之地置东郡,包括河北大名府、山东东昌府、及长清县以西一带地区,以大名为治所。西汉时期因之,治所改在濮阳县(今河南濮阳),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南部仆阳县及山东省东西部一带地区。东汉初期治所在武阳,以臧洪为太守,又治东武阳。西晋时期一度废黜,到东晋时期复置,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部。北魏王朝时期徙治至滑台(今河南滑县)。隋朝初期废黜了东郡,后又曾以兖州为东郡,此兖州是由滑州(今河南滑县)改名而成,并非今山东省之兖州。南朝宋国时期再置东郡,位置在河南陈州府境(今河南周口淮阳一带)。

洛阳府:亦称洛阳郡。战国时期,秦国的秦襄王始置洛阳县,县城以设在在洛水之阳(北岸)而名,当时属于三川郡。西汉时期,洛阳开始成为河南郡治。东汉时期建为都城。三国时期的曹魏国及后来的西晋、北魏、五代后唐皆建都于此,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,故城辖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。隋、唐两朝,洛阳郡的辖境曾一度抵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,大唐王朝的大周皇帝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。由于西汉新莽、唐朝、五代后唐、后粱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、北宋朝、金国也都以洛阳为陪都,故而历史上多称洛阳为“六朝古都”。

武阳郡:隋朝时期将古魏州改为武阳郡,治所在贵乡(今河北大名),唐朝时期又改为魏州。其时武阳郡辖地广大,相当于今河北的大名、磁县、涉县、武安、临漳、肥乡、魏县、丘县、成安、广平、馆陶,河南的滑县、浚县、内黄及山东的冠县一带等县地。

辽东郡:在中国历史上,“辽东”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:①郡、国名,战国时期燕国置郡,洽所在襄平(今辽宁辽阳),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;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;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,其地归入东海郡;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;北齐时期废黜;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、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,治所在昌黎(今义县),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;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。②都司名,明朝洪武四年(辛亥,公元1371年)置定辽都卫,明朝洪武八年(乙卯,公元1375年)改为辽东都司,治所在定辽中卫(今辽宁辽阳),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;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,渐失辽河套(今辽河中游两岸地);从明朝天启元年~崇祯十五年(公元1621~1642年)期间,全境为后金(清)所并。③军镇名,明朝“九边”之一,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,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(今辽宁北镇),明朝隆庆元年(丁卯,公元1567年)后冬季则移驻辽阳(今辽宁辽阳);明朝末期废黜。④地区名,泛指辽河以东地区。

东郡堂:以望立堂。

洛阳堂:以望立堂,亦称白马堂。

武阳堂:以望立堂,亦称贵乡堂、大名堂。

辽东堂:以望立堂,亦称扶余堂。

一、椿chūn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。

二、椿

综合: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。北京、台湾等地均有此姓。

历史名人

郡望

东郡:东郡始建于秦始皇五年(庚申,公元前242年),取原魏国之地置东郡,包括河北大名府、山东东昌府、及长清县以西一带地区,以大名为治所。西汉时期因之,治所改在濮阳县(今河南濮阳),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南部仆阳县及山东省东西部一带地区。东汉初期治所在武阳,以臧洪为太守,又治东武阳。西晋时期一度废黜,到东晋时期复置,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部。北魏王朝时期徙治至滑台(今河南滑县)。隋朝初期废黜了东郡,后又曾以兖州为东郡,此兖州是由滑州(今河南滑县)改名而成,并非今山东省之兖州。南朝宋国时期再置东郡,位置在河南陈州府境(今河南周口淮阳一带)。

洛阳府:亦称洛阳郡。战国时期,秦国的秦襄王始置洛阳县,县城以设在在洛水之阳(北岸)而名,当时属于三川郡。西汉时期,洛阳开始成为河南郡治。东汉时期建为都城。三国时期的曹魏国及后来的西晋、北魏、五代后唐皆建都于此,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,故城辖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。隋、唐两朝,洛阳郡的辖境曾一度抵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,大唐王朝的大周皇帝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。由于西汉新莽、唐朝、五代后唐、后粱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、北宋朝、金国也都以洛阳为陪都,故而历史上多称洛阳为“六朝古都”。

武阳郡:隋朝时期将古魏州改为武阳郡,治所在贵乡(今河北大名),唐朝时期又改为魏州。其时武阳郡辖地广大,相当于今河北的大名、磁县、涉县、武安、临漳、肥乡、魏县、丘县、成安、广平、馆陶,河南的滑县、浚县、内黄及山东的冠县一带等县地。

辽东郡:在中国历史上,“辽东”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:①郡、国名,战国时期燕国置郡,洽所在襄平(今辽宁辽阳),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;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;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,其地归入东海郡;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;北齐时期废黜;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、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,治所在昌黎(今义县),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;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。②都司名,明朝洪武四年(辛亥,公元1371年)置定辽都卫,明朝洪武八年(乙卯,公元1375年)改为辽东都司,治所在定辽中卫(今辽宁辽阳),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;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,渐失辽河套(今辽河中游两岸地);从明朝天启元年~崇祯十五年(公元1621~1642年)期间,全境为后金(清)所并。③军镇名,明朝“九边”之一,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,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(今辽宁北镇),明朝隆庆元年(丁卯,公元1567年)后冬季则移驻辽阳(今辽宁辽阳);明朝末期废黜。④地区名,泛指辽河以东地区。

东郡堂:以望立堂。

洛阳堂:以望立堂,亦称白马堂。

武阳堂:以望立堂,亦称贵乡堂、大名堂。

辽东堂:以望立堂,亦称扶余堂。

一、椿chūn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。

二、椿

综合: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。北京、台湾等地均有此姓。

姓氏源流

一、椿chūn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。

二、椿

综合: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。北京、台湾等地均有此姓。

堂号

东郡:东郡始建于秦始皇五年(庚申,公元前242年),取原魏国之地置东郡,包括河北大名府、山东东昌府、及长清县以西一带地区,以大名为治所。西汉时期因之,治所改在濮阳县(今河南濮阳),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南部仆阳县及山东省东西部一带地区。东汉初期治所在武阳,以臧洪为太守,又治东武阳。西晋时期一度废黜,到东晋时期复置,治所在今河南滑县东部。北魏王朝时期徙治至滑台(今河南滑县)。隋朝初期废黜了东郡,后又曾以兖州为东郡,此兖州是由滑州(今河南滑县)改名而成,并非今山东省之兖州。南朝宋国时期再置东郡,位置在河南陈州府境(今河南周口淮阳一带)。

洛阳府:亦称洛阳郡。战国时期,秦国的秦襄王始置洛阳县,县城以设在在洛水之阳(北岸)而名,当时属于三川郡。西汉时期,洛阳开始成为河南郡治。东汉时期建为都城。三国时期的曹魏国及后来的西晋、北魏、五代后唐皆建都于此,南北朝时期东魏置郡,故城辖地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。隋、唐两朝,洛阳郡的辖境曾一度抵达今韩国汉城市以西九公里处,大唐王朝的大周皇帝武则天曾以洛阳为都城达十四年。由于西汉新莽、唐朝、五代后唐、后粱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、北宋朝、金国也都以洛阳为陪都,故而历史上多称洛阳为“六朝古都”。

武阳郡:隋朝时期将古魏州改为武阳郡,治所在贵乡(今河北大名),唐朝时期又改为魏州。其时武阳郡辖地广大,相当于今河北的大名、磁县、涉县、武安、临漳、肥乡、魏县、丘县、成安、广平、馆陶,河南的滑县、浚县、内黄及山东的冠县一带等县地。

辽东郡:在中国历史上,“辽东”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:①郡、国名,战国时期燕国置郡,洽所在襄平(今辽宁辽阳),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;西晋时期曾改称辽东国;十六国时期的后燕国末期,其地归入东海郡;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;北齐时期废黜;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、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,治所在昌黎(今义县),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;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。②都司名,明朝洪武四年(辛亥,公元1371年)置定辽都卫,明朝洪武八年(乙卯,公元1375年)改为辽东都司,治所在定辽中卫(今辽宁辽阳),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;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,渐失辽河套(今辽河中游两岸地);从明朝天启元年~崇祯十五年(公元1621~1642年)期间,全境为后金(清)所并。③军镇名,明朝“九边”之一,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,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(今辽宁北镇),明朝隆庆元年(丁卯,公元1567年)后冬季则移驻辽阳(今辽宁辽阳);明朝末期废黜。④地区名,泛指辽河以东地区。

东郡堂:以望立堂。

洛阳堂:以望立堂,亦称白马堂。

武阳堂:以望立堂,亦称贵乡堂、大名堂。

辽东堂:以望立堂,亦称扶余堂。

一、椿chūn

现行罕见姓氏。今北京有分布。《新编千家姓》亦收载。

二、椿

综合:源出不详。见《中华姓府》。北京、台湾等地均有此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