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大规划地攻击讨伐,也指对人进行攻击、声讨。
英attack on a grand scale;
引《痛史》第十九回:“阿剌罕 奏道:‘臣以为 日本 远在海外,不易伐……如果陛下必要大张挞伐,以示天威,则当多派士兵,以期必胜。’”
引《十月》1981年第3期:“明明是一件好事,为什么有的人……还极不满意,大张挞伐呢?”
⒈ 张,施展、运用。挞伐,征讨、征伐。大张挞伐指以武力大举讨伐。亦指对人身进行攻击、声讨。
引清·林则徐〈奏穿鼻尖沙嘴叠次轰击夷船情形折〉:「是该夷自外生成,有心寻衅,既已大张挞伐,何难再示兵威?」
dà1.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2. 指大小的对比,比如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3.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4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5. 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6. 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7. 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8. 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9.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dài1. 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2. 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tài1. 古通“太”。2. 古通“泰”。
词语解释挞伐[ tà fá ]⒈ 原指迅速讨伐,后来泛指征讨。例挞彼殷武,奋伐荆楚。——《诗·商颂·殷武》大张挞伐。英invade neighbours to punish their inquities;引证解释⒈ 原意为迅速攻伐,后挞伐连用,为征讨、讨伐之意。引《诗·商颂·殷武》:“挞彼 殷武,奋伐 荆楚。”毛 传:“挞,疾意也。”《明史·杨廷麟传》:“陛下有挞伐之意,大臣无御侮之才。”清 魏源 《圣武记》卷一:“故草昧经营,北征南讨,日不暇给,皆禁旅与驻防迭供挞伐。”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《辛亥革命·武昌起义》:“因未得万全之策,致暂缓挞伐之师。”⒉ 泛指声讨。引秦牧 《长街灯语·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和繁荣革命文学艺术》:“草菅人命的事件,在报纸上不时公开出来,大张挞伐。”国语辞典挞伐[ tà fā ]⒈ 征讨。引语本《诗经·商颂·殷武》:「挞彼殷武,奋伐荆楚。」近讨伐 反姑息 招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