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佛教语。指大三灾中火劫后的余灰。
⒉ 指被兵火毁坏后的残迹。
⒈ 佛教语。指大三灾中火劫后的余灰。
引唐 杜甫 《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》:“药囊亲道士,灰劫问胡僧。”
宋 米芾 《山光寺》诗:“仙来石畔怀灰劫,鹤语池边劝后生。”
⒉ 指被兵火毁坏后的残迹。
引清 叶燮 《集吴天章传清堂感旧限红字》:“忽惊灰劫餘芳砌,重愴 山阳 拭槁桐。”
(1)(名)物质经过燃烧后剩下的粉末状东西(基本义):炉~|草~|骨~|烟~|油~。(2)(名)尘土;某些粉末状的东西:~尘|~土|炮~。(3)(名)特指石灰。(4)(名)像木柴灰的颜色;介于黑色和白色之间:~色|青~。(5)(形)消沉;失望:心~意懒|心如死~|~心丧气。
(1)(动)抢劫:打~|~车|打家~舍。(2)(动)威逼;胁迫:~持。(3)(名)灾难:浩~|遭 ~|后余生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