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《晋书·儒林传序》:“洎当涂草创,深务兵权,而主好斯文,朝多君子,鸿儒硕学,无乏於时。”
唐 李绛 《请崇国学疏》:“并为功臣宗室子弟别立小学,建黌舍,大加儒训,增置生徒,各立博赡,鸿儒硕学,盛於朝列。”
章炳麟 《与章行严论改革国会书》:“考试之法,政府先聘鸿儒硕学,諳练政事者,以为考官,厚其禄养,封軺而致之京师,所过防闲惟谨。”
词语解释鸿儒[ hóng rú ]⒈ 博学的人。鸿,大。儒,读书有学问的人。例往来无白丁,谈笑有鸿儒。——唐·刘禹锡《陋室铭》英great Confucian scholar;引证解释⒈ 大儒。泛指博学之士。引汉 王充 《论衡·本性》:“自 孟子 以下至 刘子政,鸿儒博生,闻见多矣。”唐 刘禹锡 《陋室铭》:“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”《明史·吴山等传赞》:“吴山 等雍容馆阁,敭歷臺省,固所谓词苑之鸿儒,庙堂之岿望也。”夏衍 《力与巧》:“看来,鸿儒们不容易懂的道理,被人认为低人一等的艺人们却是深知此中三昧的。”国语辞典鸿儒[ hóng rú ]⒈ 博学的儒者。引汉·王充《论衡·超奇》:「能精思著文,连结篇章者为鸿儒。」唐·刘禹锡〈陋室铭〉:「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」
词语解释硕学[ shuò xué ]⒈ 知识渊博,亦指这样的人。英a learned person;引证解释⒈ 博学;学问渊博。引《后汉书·儒林传论》:“夫书理无二,义归有宗,而硕学之徒,莫之或徙,故通人鄙其固焉。”南朝 梁元帝 《金楼子·立言下》:“班固 硕学,尚云赞颂相似; 陆机 鉤深,犹称碑赋如一。”元 刘壎 《隐居通议·诗歌二》:“欧阳文忠公 脩 鸿文硕学,宗工大儒。”⒉ 指博学的人。引《西京杂记》卷一:“成子(弘成子 )后病,吐出此石,以授 充宗(五鹿充宗 ), 充宗 又为硕学也。”《宋书·百官志下》:“汉东京 图籍在 东观,故使名儒硕学,著作 东观,撰述国史。”《明史·儒林传序》:“制科取士,一以经义为先,网罗硕学。”梁启超 《译印政治小说序》:“在昔 欧洲 各国变革之始,其魁儒硕学,仁人志士,往往以其身之所经歷,及胸中所怀,政治之议论,一寄之於小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