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宋代词人宋祁,字子京,任工部尚书,所作《玉楼春》词,有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之句,时人张先称之为“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”。后亦简作“红杏尚书”。
⒈ 宋 代词人 宋祁,字 子京,任工部尚书,所作《玉楼春》词,有“红杏枝头春意闹”之句,时人 张先 称之为“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”。后亦简作“红杏尚书”。 宋 胡仔 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张子野》:“《遯斋闲览》云:张子野 郎中以乐章擅名一时。
引宋子京 尚书奇其才,先往见之。遣将命者谓曰:‘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乎?’ 子野 屏后呼曰:‘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邪?’遂出置酒尽欢。盖二人所举,皆其警策也。”
⒈ 宋朝尚书宋祁。宋祁善填词,所作的〈玉楼春〉词有「红杏枝头春意闹」,以著一个「闹」字,境界全出,传为名句。后宋祁拜访张先,张先称之为「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」,简称为「红杏尚书」。
hóng1. 像鲜血的颜色:红色。红叶。红灯。红尘。红包。红烧。红润。红艳艳。红口白牙。红绳系足(旧指男女前生注定的姻缘)。2. 象征顺利或受人宠信:红人。红运。红角(jué)儿(受观众欢迎的演员)。走红。3. 喜庆:红媒(媒人)。红蛋。红白喜事(结婚和喜丧合称)。4. 象征革命:红军。红色根据地,红色政权。5. 指营业的纯利润:红利。分红。6. 特指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《红楼梦》的研究:红学。gōng1. 古同“工”,指妇女的生产作业,纺织、缝纫、刺绣等。
词语解释尚书[ shàng shū ]⒈ 中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。“尚”即“上”,《尚书》意即上古之书。相传由孔丘编选而成,传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补充进去的,如《尧典》、《皋陶谟》、《禹贡》等。西汉初存二十八篇,用当时通行文字书写,即《今文尚书》。另有相传汉武帝时在孔丘住屋壁中发现的《古文尚书》,已佚。东晋梅赜(一作梅颐、枚颐)又伪造《古文尚书》。后来《十三经》中的通行本,即《今文尚书》与梅氏伪书的合编,宋人开始怀疑梅氏伪书,至清渐成定论。今文各篇内容包含商周等代的一些重要史料,如《盘庚》反映商代奴隶社会的情况、《禹贡》记述战国时黄河、长江两流域的地理等。英Shang Shu;尚书[ shàng shū ]⒈ 中国古代官名。执掌文书奏章。作为官名,始置于战国时,或称“掌书”。秦为少府属官,汉武帝提高皇权,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,地位逐渐重要。后各朝均有设置,清代相沿不改。例侍中、尚书、长史、参军,此悉贞良死节之臣,愿陛下亲之信之。——三国蜀·诸葛亮《出师表》上书乞骸骨,征拜尚书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英a high official in ancient China;⒉ 明清两代是政府各部的最高长官。例兵部尚书。英minister (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);引证解释⒈ 官名。始置于 战国 时,或称掌书,尚即执掌之义。 秦 为少府属官, 汉武帝 提高皇权,因尚书在皇帝左右办事,掌管文书奏章,地位逐渐重要。 汉成帝 时设尚书五人,开始分曹办事。 东汉 时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,从此三公权力大大削弱。 魏 晋 以后,尚书事务益繁。 隋 代始分六部, 唐 代更确定六部为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。从 隋 唐 开始,中央首要机关分为三省,尚书省即其中之一,职权益重。 宋 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名,行政全归尚书省。 元 代存中书省之名,而以尚书省各官隶属其中。 明 初犹沿此制,其后废去中书省,径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,六部尚书遂等于国务大臣, 清 代相沿不改。国语辞典尚书[ shàng shū ]⒈ 《书经》的别名。参见「书经」条。⒉ 职官名。秦置,隶属少府,掌殿内文书。汉成帝时设尚书员,掌群臣奏章。隋、唐设 尚书省,以左右仆射分管六部。明洪武十三年废中书省,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。清末并六部,改尚书为大臣。英语same as 書經|书经[Shu1 jing1] Book of History, high official, government minister德语Gesandte (S)法语haut fonctionnaire, ministre du gouverne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