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狡黠的野兔筑巢时备有相通的三个洞窟。比喻为将来躲避灾祸计虑得十分周密。
英a wily rabbit has three burrows-elaborate precautions made for self-protection;
⒈ 亦作“狡兔三穴”。
引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;今君有一窟,未得高枕而卧也;请为君復凿二窟。”
清 蒲松龄 《聊斋志异·邵九娘》:“汝狡兔三窟,何归为?”
续范亭 《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的一封五千言书》:“至于‘狡兔三窟’的政策,那是你自己‘唯中论’‘唯我论’哲学的传统。”
《宋史·河渠志三》:“乃是狡兔三穴,自为潜身之计。”
⒈ 狡猾的兔子有三处藏身的洞穴。比喻有多处藏身的地方或多种避祸的准备。也作「三窟狡兔」。
引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「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。」
《聊斋志异·卷七·邵女》:「汝狡兔三窟,何归为?」
英语lit. a crafty rabbit has three burrows, a sly individual has more than one plan to fall back on (idiom)
德语Der schlaue Hase hat drei Verstecke
法语(expr. idiom.) Le lapin rusé a trois tanières, avoir plusieurs cordes à son arc
(形)狡猾:~计。
词语解释三窟[ sān kū ]⒈ 三个洞穴。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冯谖曰:'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。今君有一窟,未得高枕而卧也。请为君复凿二窟。'”后以喻多种图安避祸的方法。引证解释⒈ 三个洞穴。引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冯諼 曰:‘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。今君有一窟,未得高枕而卧也。请为君復凿二窟。’”后以喻多种图安避祸的方法。 三国 魏 吴质 《答东阿王书》:“深蒙 薛公 折节之礼,而无 冯諼 三窟之效。”宋 苏轼 《再用前韵寄莘老》:“君不见 夷甫 开三窟,不如 长康 号痴絶。”鲁迅 《坟·论“费厄泼赖”应该缓行》:“但他得救之后,无非以为占了便宜,何尝改悔;并且因为是早已营就三窟,又善于钻谋的,所以不多时,也就依然声势赫奕,作恶又如先前一样。”国语辞典三窟[ sān kū ]⒈ 三个洞穴。比喻避祸计虑的周密。引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「狡兔有三窟,仅得免其死耳。今君有一窟,未得高枕而卧也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