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见“金刚努目”。
⒈ 见“金刚努目”。
⒈ 本指寺院护法菩萨睁目凸眼的样子。后引申为凶怒时的表情或威猛的形象。也作「金刚努目」。
词语解释金刚[ jīn gāng ]⒈ 钻石的略称。英diamond;⒉ 美国三十年代拍摄一部怪兽电影,其主角是巨大的猩猩,叫金刚。英king kong;⒊ 比喻身材巨大、孔武有力的人。英giant;⒋ 〈方〉:某些昆虫(如苍蝇)的蛹。英insect;⒌ 佛教指佛的侍从力士,手执金刚杵(古印度兵器)英Buddha's warrior attendant;引证解释⒈ 即金刚石。因其极坚利,佛家视为希世之宝。引《大藏法数》卷四一:“梵语跋折罗,华言金刚。此寳出於金中,色如紫英,百鍊不销,至坚至利,可以切玉,世所希有,故名为寳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八一三引 晋 郭□ 《玄中记》:“金刚出 天竺 大秦国,一名削玉刀,削玉如铁刀削木,大者长尺许,小者如稻米。”南朝 梁 沉约 《谢齐竟陵王示<华严><璎珞>启》:“法身与金刚齐固,常住与至理俱存。”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·缚喝国》:“伽蓝北有窣堵波,高二百餘尺,金刚泥涂,众寳厕饰。”季羡林 等校注:“梵文Vajra,音译跋折罗,即金刚石。佛教之金刚常喻坚贞不坏。”⒉ 引申喻如来之智慧。引唐 一行 《<大日经>疏》卷十二:“金刚喻如来之秘密慧也。金刚无有法能破坏之者,而能破坏万物,此智慧亦尔。”⒊ 指金刚力士。执金刚杵的佛的侍从力士。引宋 元照 《行宗记》卷二上:“金刚者,即侍从力士,手持金刚杵,因以为名。”⒋ 指寺院山门内所塑的天王像。引《敦煌变文集·降魔变文》:“三门楼下素(塑)金刚,院院教画丹青像。”清 侯方域 《重修白云寺碑记》:“三年乃创大殿,建立三佛像,与夫金刚、罗汉、 韦驮 、伽蓝之属。”清 李渔 《奈何天·误相》:“纔进得古刹迴廊,参了 韦驮 、謁了金刚。”巴金 《爝火集·忆个旧》:“其实 李鑫 并不是身长丈二的金刚,然而他的人格放射出万丈光芒。”⒌ 见“金刚杵”。⒍ 《金刚般若波罗蜜经》略称。引明 徐渭 《大苏所书<金刚经>石刻》:“《金刚》、《楞伽》二经,并 达磨 首举以付学人者,而 文忠 并两书之。”⒎ 指五行中金的刚劲之气。引《晋书·地理志上》:“梁 者,言西方金刚之气强梁,故因名焉。”⒏ 方言。指某些昆虫(如苍蝇)的蛹。国语辞典金刚[ jīn gāng ]⒈ 一种矿石。参见「金刚石」条。引《南史·卷七八·夷貊传上·西南夷传》:「元嘉七年,遣使献金刚指环、赤鹦鹉鸟。」⒉ 比喻坚硬壮硕之物。引《儒林外史·第五二回》:「那胡八乱子想了一想,看看凤四老爹又不是个金刚、巨毋霸,怕他怎的。」⒊ 佛教的护法力士。引《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》:「法师与猴行者不免进上寺门歇息。见门下左右金刚,精神猛烈,气象生狞。」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七》:「坛中有一重菩萨,外有一重金甲神人,又外有一重金刚围著,圣贤比肩,环绕甚严。」⒋ 金刚猩猩的简称。参见「金刚猩猩」条。
词语解释怒目[ nù mù ]⒈ 生气时瞪着眼睛;也指生气时瞪着的眼睛。例怒目切齿。英glaring eyes; fierce stare;引证解释⒈ 嗔怒睁目。引晋 刘伶 《酒德颂》:“闻吾风声,议其所以。乃奋袂攘衿,怒目切齿。”唐 顾况 《从军行》:“怒目时一呼,三军皆辟易。”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六回:“徐晃 睁眉怒目, 许褚 切齿咬牙,各有相斗之意。”赵大年 边震遐 《第三代》:“蔡明 跑了。 王维丹 站起身来与 徐艳 彼此怒目相视。”⒉ 圆睁的眼睛。引《敦煌变文集·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》:“叫譀似雷惊振动,怒目得电光耀鹤。”清 昭槤 《啸亭续录·阿尔稗画》:“今於 秀峰主人 庭上见公画鹰,怒目炯裂,劲翮锋棱,有风云扶将之势。”清 史震林 《西青散记》卷一:“客别,问姓名,为 周 与 郭。一美颜而文,一髯鬚怒目。”国语辞典怒目[ nù mù ]⒈ 瞪大眼睛表示发怒。引《初刻拍案惊奇·卷三》:「那妇人将盘一搠,且不收拾,怒目道:『适间老死魅曾对贵人说些甚话么?』」《聊斋志异·卷八·梦狼》:「俄有两金甲猛士怒目入,出黑索索甲。」近横眉 瞋目 眦目 英语with glaring eyes, glowering法语qui lance un regard furieux, noi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