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同“矫枉过正”。
⒈ 同“矫枉过正”。
引汉 袁康 《越绝书·篇叙外传记》:“子之復仇,臣之讨贼,至诚感天,矫枉过直,乳狗哺虎,不计祸福。”
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光武皇帝 愠数世之失权,忿彊臣之窃命,矫枉过直,政不任下,虽置三公,事归臺阁。”
宋 朱熹 《又论仁说》:“今欲矫其弊,反使仁字汎然无所归宿,而性情遂至於不相管,可谓矫枉过直,是亦枉而已矣。”
梁启超 《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》第四章第四节:“学问之汩没性灵,至是已极,物极必反,矫枉过直。”
引《汉书·卷九七·外戚传下·孝成许皇后传》:「盖矫枉者过直,古今同之。」
《后汉书·卷四九·仲长统传》:「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,忿彊臣之窃命,矫枉过直,政不任下,虽置三公,事归台阁。」
词语解释矫枉[ jiǎo wǎng ]⒈ 矫正弯曲。比喻纠正偏邪。引证解释⒈ 矫正弯曲。比喻纠正偏邪。引《孟子·滕文公下》“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” 汉 赵岐 注:“人当以直矫枉耳。”《后汉书·朱祐景丹传论》:“光武 鉴前事之违,存矫枉之志。”李贤 注:“矫,正也。枉,曲也。”唐 元希声 《赠皇甫侍御赴都》诗之四:“刺邪矫枉,非贤勿居。”宋 秦观 《送洪景之循州参军》诗:“寒梅不自重,輒花桃李先。矫枉有佳菊,最后众芳妍。”
词语解释过直[ guò zhí ]⒈ 过分;失当。引证解释⒈ 过分;失当。引《汉书·地理志下》:“太原、上党 又多 晋 公族子孙,以诈力相倾,矜夸功名,报仇过直。”颜师古 注:“直,亦当也。”宋 刘敞 《张忠定谥议》:“尚书布衣之时,任侠自喜,破产以奉宾客,而借躯报仇,往往过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