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语本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。”又:“力拔山兮气盖世。”
引《东周列国志·第七二回》:「有扛鼎拔山之勇,经文纬武之才。」
词语解释扛鼎[ gāng dǐng ]⒈ 举鼎。比喻攘夺国家政权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。”后因以“扛鼎”指代项羽。比喻有大才,能负重任。引证解释⒈ 举鼎。引《吴子·料敌》:“力轻扛鼎,足轻戎马。”《文选·王融<三月三日曲水诗序>》:“彯摇武猛,扛鼎揭旗之士。”刘良 注:“扛、揭,皆举也。”清 薛雪 《一瓢诗话》:“若七古则一韵为难,苟非笔力扛鼎,无不失之板腐。”⒉ 比喻攘夺国家政权。引《晋书·明帝纪论》:“晋 氏不虞,自中流外,五胡扛鼎,七庙隳尊。”⒊ 比喻有大才,能负重任。引明 张煌言 《祭监国鲁王表文》:“徒藴扛鼎之怀,愈抱号弓之痛。”⒋ 后因以“扛鼎”指代 项羽。引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籍 长八尺餘,力能扛鼎。”金 史肃 《过九里山》诗:“断蛇扛鼎两争雄,陈迹荒凉万事空。”国语辞典扛鼎[ gāng dǐng ]⒈ 举鼎。形容力气很大。引《史记·卷七·项羽本纪》:「籍长八尺余,力能扛鼎,才气过人。」
词语解释拔山[ bá shān ]⒈ 比喻力大。⒉ 比喻极其困难。引证解释⒈ 比喻力大。引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力拔山兮气盖世,时不利兮騅不逝。”晋 陆机 《吊魏武帝文》:“威先天而盖世,力盪海而拔山。”唐 玄宗 《巡省途次上党旧宫赋诗》:“长怀问鼎气,夙负拔山雄。”赵朴初 《刮地风·咏风暴》曲之一:“拔山卷海看风威,枷锁齐飞。”⒉ 比喻极其困难。引《汉书·刘向传》:“用贤则如转石,去佞则如拔山,如此望阴阳之调,不亦难乎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