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谓不戴冠帽不束带。
⒈ 谓不戴冠帽不束带。
引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刺骄》:“若夫贵门子孙及在位之士,不惜典刑,而皆科头袒体,踞见宾客。”
词语解释科头[ kē tóu ]⒈ 谓不戴冠帽,裸露头髻。⒉ 古代教坊歌乐分部分科,其头目称为“科头”。亦以称歌伎乐工。引证解释⒈ 谓不戴冠帽,裸露头髻。引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“秦 带甲百餘万,车千乘,骑万匹,虎挚之士,跿跔科头,贯颐奋戟者,至不可胜计也。”鲍彪 注:“科头,不著兜鍪。”晋 葛洪 《抱朴子·刺骄》:“或乱项科头,或裸袒蹲夷……此盖左袵之所为,非诸夏之快事也。”《资治通鉴·汉献帝建安元年》:“布 将 河内 郝萌 夜攻 布,布 科头袒衣,走诣都督 高顺 营。”胡三省 注:“科头,不冠露髻也。今 江 东人犹谓露髻为科头。”《老残游记》第九回:“着了一件深蓝布百衲大棉袄,科头,不束带,亦不着马褂。”⒉ 古代教坊歌乐分部分科,其头目称为“科头”。亦以称歌伎乐工。引五代 王定保 《唐摭言·散序》:“其日,状元与同年相见后,便请一人为録事,其餘主宴、主酒、主乐、探花、主茶之类,咸以其日辟之。主乐两人,一人主饮妓。放榜后,大科头两人(第一部),常詰旦至期集院,常宴则小科头主张,大宴则大科头,纵无宴席,科头亦逐日请给茶钱。”宋 赵彦卫 《云麓漫钞》卷一:“《秦中岁时记》云:期集谢恩了……便於亭子小宴,召小科头同乐,至暮而散。”国语辞典科头[ kē tóu ]⒈ 战士不戴头盔。引《史记·卷七〇·张仪传》:「虎贲之士跿䞤科头贯颐奋戟者,至不可胜计。」⒉ 泛指不戴帽子。引明·黄淳耀〈甲申日记二则〉:「吾尝一朝科头,三晨晏起,过必在此。」
tǐ1. 人、动物的全身:身体。体重。体温。体质。体征(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)。体能。体貌。体魄(体格和精力)。体育。体无完肤。2. 身体的一部分:四体。五体投地。3.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:物体。主体。群体。4.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:固体。液体。体积。5.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、风格:体裁(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,可分为诗歌,散文,小说,戏剧等)。文体(文章的体裁,如“骚体”、“骈体”、“旧体诗”)。字体。6. 事物的格局、规矩:体系。体制。7. 亲身经验、领悟:体知(亲自查知)。体味。身体力行(xíng )。8.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:体谅。体贴。体恤。9. 与“用”相对。“体”与“用”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,指“本体”和“作用”。一般认为“体”是最根本的、内在的;“用”是“体”的外在表现。tī1. 〔体己〕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;②亲近的,如“体体话”,亦作“梯己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