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道路阻绝,人烟稀少。亦作:路断人稀。
⒈ 道路阻绝,人烟稀少。
引元 无名氏 《盆儿鬼》第三折:“眼见的路絶人稀,不由俺不諕的魄散魂飞。”
明 杨慎 《洞天玄记》第四折:“奈因西林之下,有一怪虎,吃得路絶人稀。”
亦作“路断人稀”。 《歧路灯》第十回:“譬之猛虎当道,吃的路断人稀,必有个食肉寝皮之日。”
姚雪垠 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二四章:“因为刀客们往往连穷百姓仅有的几升粮食、几只山羊、甚至连鸡、鸭都要抢去,弄得路断人稀,鸡犬不宁。”
⒈ 道路难通,人烟稀少。
引元·无名氏《盆儿鬼·第三折》:「眼见的路绝人稀,不由俺不諕的魄散魂飞。」
明·杨慎《洞天玄记·第四折》:「奈因西林之下,有一虎怪,吃的路绝人稀。」
词语解释(1).道路阻绝。《乐府诗集·清商曲辞三·华山畿十四》:“无故相然我,路絶行人断,夜夜故望汝。” 晋 孙绰 《游天台山赋》:“近智以守见而不之,之者以路絶而莫晓。” 明 杨慎 《滇载记》:“羣蛮怨怒,引 吐蕃 攻 知古 杀之,於是 姚 雋 路絶, 晟 犹奉 唐 正朔。”(2).泛指通道阻塞。 南朝 梁 任昉 《天监三年策秀才文》:“而使直臣杜口,忠讜路絶。” 南朝 梁 任昉 《为萧扬州荐士表》:“实欲使名实不违,徼倖路絶。”
(1)(形)稀疏。(2)(形)事物出现得少。(3)(形)含水多;薄:~释|~少。(4)(形)用在“烂、松”等形容词前;表示程度深:~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