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《庄子·则阳》:“君为政焉勿卤莽,治民焉勿灭裂。昔予为禾,耕而卤莽之,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;芸而灭裂之,其实亦灭裂而报予。”陆德明释文:“郭云:'卤莽灭裂,轻脱末略,不尽其分也。'司马云:'卤莽,犹粗粗也,谓浅耕稀种也;灭裂,断其草也。'”后多用以形容做事草率粗疏。
⒈ 后多用以形容做事草率粗疏。
引《庄子·则阳》:“君为政焉勿卤莽,治民焉勿灭裂。昔予为禾,耕而卤莽之,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;芸而灭裂之,其实亦灭裂而报予。”
陆德明 释文:“郭 云:‘卤莽灭裂,轻脱末略,不尽其分也。’ 司马 云:‘卤莽,犹麤粗也,谓浅耕稀种也;灭裂,断其草也。’”
宋 司马光 《后妃封赠札子》:“以此尤宜分别名器,使之著明,以防后世之有僭差,不可卤莽灭裂,苟然而已也。”
明 王廷相 《策问》:“陆 之学,其弊也卤莽灭裂,而不能尽致知之功。”
清 俞樾 《古书疑义举例·因误衍而误倒例》:“校古书者卤莽灭裂,有遇衍字不加删削,而以意移易使成文理者。”
引《庄子·则阳》:「君为政焉勿卤莽,治民焉勿灭裂。昔予为禾,耕而卤莽之,则其实亦卤莽而报予;芸而灭裂之,其实亦灭裂而报予。」
《三侠五义·第九八回》:「虽则是失了征战的规矩,却正是侠客的行藏,一味的巧妙灵活,决不是卤莽灭裂、好勇斗狠那一番的行为。」
词语解释卤莽[ lǔ mǎng ]⒈ 粗率冒失,不郑重。例不宜卤莽。——宋·王安石《答司马谏议书》英hot-headed; rash; rough; rude;⒉ 指荒草,也指荒芜。英waste;引证解释⒈ 荒地上的野草。引《文选·扬雄<长杨赋>》:“夷阬谷,拔卤莽。”李善 注:“卤莽,卤中生草莽也。”引申为荒废。 宋 司马光 《涑水记闻》卷九:“厌倦烦剧,府事多卤莽不治。”宋 沉括 《润州金山二使君祠堂记》:“予犹记其室庐,略皆卤莽,非若今之严焕也。”⒉ 粗疏;鲁莽。卤,通“鲁”。引唐 杜甫 《空囊》诗:“世人共卤莽,吾道属艰难。”宋 王安石 《答司马谏议书》:“重念蒙 君实 视遇厚,于反覆不宜卤莽。”清 黄遵宪 《冯将军歌》:“将军卤莽不好谋,小敌虽勇大敌怯。”⒊ 苟且;马虎。引唐 皇甫湜 《制策一道》:“怙众以固权位,行贿以结恩泽,因循卤莽,保持富贵而已。”宋 苏轼 《应制举上两制书》:“至于百工小民之事,皆有可观,不若今世之因循卤莽。”郑观应 《盛世危言·海防下》:“不然,始失于因循,终失于卤莽。”⒋ 大略;隐约。引唐 陆羽 《茶经·造》:“茶有千万状,卤莽而言,如胡人鞾者蹙缩然,犎牛臆者廉襜然。”唐 白居易 《浔阳秋怀赠许明府》诗:“卤莽还乡梦,依稀望闕歌。”唐 韩偓 《效崔国辅体》诗之三:“酒力滋睡眸,卤莽闻街鼓。”国语辞典卤莽[ lǔ mǎng ]⒈ 粗鲁、莽撞。也作「鲁莽」。引《文明小史·第九回》:「本来府大夫做的也忒卤莽些,要捐地方上的钱,也没有通知我们一声。」近冒昧 冒失 莽撞 粗莽 粗鲁
词语解释灭裂[ miè liè ]⒈ 谓言行粗疏草率。⒉ 犹败坏,毁灭。引证解释⒈ 谓言行粗疏草率。引《庄子·则阳》:“芸而灭裂之,其实亦灭裂而报予。”成玄英 疏:“耕地不深,鉏治不熟,至秋收时,嘉实不多,皆由疏略,故致斯报也。”宋 苏轼 《与欧阳晦夫书》:“闻 少游 恶耗,两日为之食不下。然来卒説得灭裂,未足全信。”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建炎元年》:“愿詔大臣按劾诸路勤王而灭裂者,悉加显黜,以为将来误国忘君之戒。”毛泽东 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第五章第三节:“江西 第五次反‘围剿’,我军全然不讲退却,原因在于对局部形势和整个形势都不注意,实在是一种鲁莽灭裂的干法。”⒉ 犹败坏,毁灭。引唐 骆宾王 《幽絷书情通简知己》诗:“生涯一灭裂,岐路几裴徊。”清 王夫之 《杂物赞序》:“雨坐无绪,念平生风物,或时已灭裂,或人间尚有。”梁启超 《论请愿国会当与请愿政府并行》:“故各部各省支离灭裂,各从其好,各营其私,无所统一,无所督责。”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破恶声论》:“二类所言,虽或若反,特其灭裂个性也大同。”国语辞典灭裂[ miè liè ]⒈ 办理粗略。引《庄子·则阳》:「君为政焉勿卤莽,治民焉勿灭裂。」⒉ 绝灭。引唐·骆宾王〈幽挚简知己〉诗:「生涯一灭裂,歧路几徘徊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