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名实相符”。
⒈ 亦作“名实相符”。名称或名声与实际相符合。
引汉 路粹 《为曹公与孔融书》:“昔国家东迁, 文举 盛叹 鸿豫 名实相副,综达经学,出于 郑玄,又明《司马法》。”
《魏书·于忠传》:“朕嘉卿忠款,今改卿名 忠,既表贞固之诚,亦所以名实相副也。”
清 陆应穀 《<植物名实图考>叙》:“夫天下名实相副者尠矣,或名同而实异,或实是而名非。”
章炳麟 《论承用维新二字之荒谬》:“科学兴而界説严;凡夫名词字义,远因于古训,近创于己见者,此必使名实相符,而后立言可免于紕繆。”
⒈ 名称或名声与实际一致。汉·曹操〈与王修书〉:「君澡身浴德,流声本州,忠能成绩,为世美谈,名实相副,过人甚远。」也作「名实俱副」、「名实相符」、「名实相称」。
引《明史·卷一六四·黄泽传》:「科举所以求贤,必名实相副,非徒夸多而已。」
反名不副实
词语解释名实[ míng shí ]⒈ 名称和实际。例名实相符。英name and reality;引证解释⒈ 名称与实质、实际。引《管子·九守》:“修名而督实,按实而定名。名实相生,反相为情。”《后汉书·王充王符等传论》:“贵清静者,以席上为腐议;束名实者,以柱下为诞辞。”《梁书·武帝纪下》:“朝四而暮三,众狙皆喜,名实未亏,而喜怒为用。”梁启超 《中国史之命名》:“我同胞苟深察名实,亦未始非唤起精神之一法门也。”⒉ 名誉与事功。引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先名实者,为人也;后名实者,自为也。”朱熹 集注:“名,声誉也;实,事功也。”唐 韩愈 《贺册尊号表》:“众美备具,名实相当,赫赫巍巍,超今冠古。”明 陆深 《传疑录》:“山涛 为 晋 吏部尚书,最有名实。”清 顾炎武 《菰中随笔》:“吏曹案资署官,犹惧不给,何暇考察名实,区别臧否者乎?”⒊ 犹名与利。引《晏子春秋·问上一》:“倍仁义而贪名实者,不能威当世而服天下者,此其道也。”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郑 之神巫相 壶子林,见其徵…… 壶子 持以天壤,名实不入,机发於踵。”高诱 注:“名,爵号之名;实,币帛货财之实。”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拔一国而天下不以为暴,利尽西海而天下不以为贪,是我一举而名实附也。”司马贞 索隐:“名谓传其德也,实谓土地财宝。”国语辞典名实[ míng shí ]⒈ 名目与实际。引《荀子·正名篇》:「今圣王没,名守慢,奇辞起,名实乱,是非之形不明。」《文选·任昉·为萧扬州荐士表》:「臣位任隆重,义兼家邦,实欲使名实不违,徼幸路绝。」
词语解释相副[ xiāng fù ]⒈ 相称;相符。引证解释⒈ 相称;相符。引汉 王充 《论衡·案书》:“薄厚不相胜,华实不相副,则怒而降祸。”宋 苏轼 《与侄孙元老书》之二:“姪孙近来为学何如?想不免趋时。然亦须多读史,务令文字华实相副,期於适用,乃佳。”《金史·选举志四》:“旧制,每季到部求仕人,识字者试以书判,不识字者问以疑难三事;体察言行相副者。”鲁迅 《集外集·<奔流>编校后记五》:“不过所谓奔流社的‘执事者’,其实并无和这种一堂皇名号相副的大人物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