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摈相者习朝会之仪,束茅而列,以表位次。
⒉ 茅束。
⒈ 古摈相者习朝会之仪,束茅而列,以表位次。
引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昔 成王 盟诸侯于 岐阳,楚 为 荆蛮,置茅蕝,设望表,与 鲜卑 守燎,故不与盟。”
韦昭 注:“蕝,谓束茅而立之,所以缩酒。”
王引之 《经义述闻·国语下》:“《晋语八》‘置茅蕝,设望表’ 韦 注:‘蕝谓束茅而立之,所以缩酒。’案:会盟无缩酒之文, 韦 注非也,当以 贾 説为长。窃谓置茅蕝者,未盟之先,摈相者习仪也。习仪则必为位,故以茅蕝表之。”
⒉ 茅束。
引元 方夔 《田家杂兴》诗之一:“樵路通村暗蒺藜,数椽茅蕝护疏篱。”
(1)(名)即白茅;草本植物;花穗上密生白毛;根茎可以吃;也可入药;叶子可以编蓑衣。(2)(Máo)姓。
1.古代朝会时表示位次的茅束:“置茅~,设望表。”2.标志。3.古书上说的一种水草。4.古代行泥路的用具。5.一种拦水捕鱼的器具:“帆边渔~浪,木末酒旗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