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见“冒天下之大不韪”。
⒈ 见“冒天下之大不韙”。
mào1. 向外透或往上升:冒烟(①烟往上升;②发怒)。冒汗。冒尖。2. 不顾(恶劣的环境或危险等),顶着:冒雨。冒险。冒死。3. 不加小心,鲁莽,冲撞:冒失。冒昧。冒进(不顾具体条件,急躁进行)。4. 用假的充当真的,假托:冒牌。冒充。冒名顶替。5. 复盖:“先设一铁板,其上以松脂、蜡和纸灰之类冒之”。6. 贪污:“贪于饮食,冒于货贿”。7. 古同“帽”。8. 古同“瑁”,玳瑁。9. 姓。mò1. 〔冒顿(dú)〕中国汉初匈奴族的一个君主名。
词语解释不韪[ bù wěi ]⒈ 不是;过错。不善。即不若,传说中害人之怪物。引证解释⒈ 不是;过错。引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“不度德,不量力,不亲亲,不徵辞,不察有罪:犯五不韙以伐人,其丧师也,不亦宜乎?”《魏书·萧宝夤传》:“皇朝绵基累叶,恩均四海,自北徂南,要荒仰泽,能言革化,无思不韙。”清 吴趼人 《俏皮话·铜讼》:“然而世风不古,往往有功於人世者,反冒不韙之名;其有令誉者,皆粉饰升平、徒有其表之辈耳。”黄人 《<钱牧斋文钞>序》:“然亦因其不幸而重犯不韙,又不得志,其文乃雄奇变化,随其一生之歷史而自为风气,领袖两朝,要无愧色。”⒉ 不善。引《文选·张衡<东京赋>》:“京室密清,罔有不韙。”薛综 注:“韙,善也。谓无復疫癘,皆得安善也。”⒊ 即不若,传说中害人之怪物。国语辞典不韪[ bù wěi ]⒈ 过失、不是。引《左传·隐公十一年》:「犯五不韪,而以伐人,其丧师也,不亦宜乎。」例如:「冒天下之大不韪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