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古代置于墓中的地契。用石、砖、铁、木等刻写。内容是记死者所买墓地的四至、价钱、证人和不许侵占等语。
⒈ 古代置于墓中的地契。用石、砖、铁、木等刻写。内容是记死者所买墓地的四至、价钱、证人和不许侵占等语。
引宋 周密 《癸辛杂识别集·买地券》:“今人造墓,必用买地券。以梓木为之,朱书云:‘用钱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文,买到某地’云云。此村巫风俗如此,殊为可笑。”
(1)(动)拿钱换东西(跟“卖”相对):~票|~布。(2)(Mǎi)姓。
词语解释地券[ dì quàn ]⒈ 旧时买卖或典当土地所立的契约。载明土地的面积、价格及坐落、四至等。已经纳税并由政府盖印的称“红契”;未经政府盖印的为“白契”。引证解释⒈ 旧时买卖或典当土地所立的契约。载明土地的面积、价格及坐落、四至等。已经纳税并由政府盖印的称“红契”;未经政府盖印的为“白契”。引宋 王安石 《寄友人》诗之一:“一篇封禪才难学,三亩蓬蒿势易求。欲与山僧论地券,愿为邻舍事田畴。”《宋史·包拯传》:“或持地券自言伪增步数者,皆审验劾奏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