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盗窃。
⒈ 因保管疏忽而招致盗窃。
引《易·繫辞上》:“慢藏诲盗,冶容诲淫。”
孔颖达 疏:“若慢藏财物,守掌不谨,则教诲於盗者,使来取此物。”
《旧五代史·晋书·桑维翰传》:“即今主帅赴闕,军府无人,臣窃思慢藏诲盗之言,恐非勇夫重闭之意,愿迴深虑,免起姦谋。”
鲁迅 《坟·坚壁清野主义》:“古圣人所教的‘慢藏诲盗,冶容诲淫’,就是说子女玉帛的处理方法,是应该坚壁清野的。”
引《易经·系辞上》:「慢藏诲盗,冶容诲淫。」
《旧五代史·卷八九·晋书·桑维翰传》:「即今主帅赴阙,军府无人,臣窃思慢藏诲盗之言,恐非勇夫重闭之意。」
近财不露眼
词语解释慢藏[ màn cáng ]⒈ 疏于治理或保管。引证解释⒈ 疏于治理或保管。引《后汉书·文苑传上·杜笃》:“天畀 更始,不能引维,慢藏招寇,復致 赤眉。”《魏书·乌洛侯传》:“民尚勇,不为斋窃,故慢藏野积而无寇盗。”章炳麟 《国家论》:“一废一存,慢藏贾祸之道在是矣。”
词语解释诲盗[ huì dào ]⒈ 诱人盗窃。引证解释⒈ 诱人盗窃。参见“诲淫诲盗”。引鲁迅 《集外集拾遗补编·中国地质略论》:“虽曰炭田有以诲盗,而慢藏不用,则谁之罪哉。”国语辞典诲盗[ huì dào ]⒈ 引诱人偷盗、做坏事。例如:「慢藏诲盗」、「诲盗诲淫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