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明 陶宗仪 《辍耕录·阑驾上书》:“歌曰:‘官吏黑漆皮灯笼,奉使来时添一重。’如此怨謡,未能枚举。”
元 王晔 《水仙子》曲:“小机关背地里商量下,把俺做皮灯笼看待咱。”
引元·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·卷一九·阑驾上书》:「官吏黑漆皮灯笼,奉使来时添一重。」
⒉ 比喻糊涂愚笨的人。元·王晔〈水仙子·风流双渐惯轮铡〉曲:「小机关背地里商量下,把俺做皮灯笼看待咱。」也作「皮灯毬」。
(1)(名)人或生物体表面的一层组织:牛~|麦~。(2)(名)(~子)皮革或毛皮:~包|~箱|~袄。(3)(名)(~儿)包在或围在外面的一层东西:包袱~儿。(4)(名)表面:地~|水~儿。(5)(名)(~儿)某些薄片状的东西:粉~儿|豆腐~儿。(6)(形)有韧性的:~糖。(7)(形)酥脆的东西受潮后变韧:花生~了;吃起来不香。(8)(形)顽皮;调皮。(9)(形)由于申斥或责罚次数过多而感觉“无所谓”。(名)指橡胶:橡~|筋~。(Pí)姓。
词语解释灯笼[ dēng lóng ]⒈ 照明用具,有透明的罩防风,通常有支架或提手。英lantern;引证解释⒈ 一种笼状灯具。其外层多以细篾或铁丝等制骨架,而蒙以纸或纱类等透明物,内燃灯烛。供照明、装饰或玩赏。引《宋书·武帝纪下》:“牀头有土鄣、壁上挂葛灯笼。”元 武汉臣 《生金阁》第三折:“可可的我的灯笼刚到门就灭了,那里讨火烧他?”《说岳全传》第十一回:“又一个走堂的小二,拿着一盏灯笼,高高的擎起送考。”巴金 《寒夜》一:“两个灯笼红亮亮地挂在球竿上。”国语辞典灯笼[ dēng lóng (变) dēng long ]⒈ 以细竹或铁丝做骨架,外表糊上纱或纸;或以塑胶做成,以蜡烛或电灯做为光源。可提在手上或挂在屋簷下,作为照明用具或装饰品。引《宋书·卷三·武帝纪下》:「床头有土鄣,壁上挂葛灯笼、麻绳拂。」《老残游记·第四回》:「一手提著灯笼,一手拿了个双红名帖。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