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开启祸端。
⒉ 祸首。
⒈ 开启祸端。
引宋 文天祥 《鲁港之遁》诗序:“首祸之权奸,无救祸之理。”
清 梅曾亮 《朝议大夫台湾府知府盖君墓志铭》:“夫古人有身受重寄,一失守,纵贼出隘,奔腾溃漫,不可收拾者,人必举后此祸败之罪,归重於首祸之人。”
⒉ 祸首。
引明 叶盛 《水东日记·夏忠靖鸱吻诗》:“蚩尤 首祸,自创干戈之制, 轩辕 因戮之,处则象吻於宫,行则悬旄於纛,以示戒万世。”
《明史·归善王当沍传》:“穀 魁 鼓煽流言,死不蔽罪,纵首祸而謫言者,非国体。”
《清史稿·瑞怀亲王绵忻传》:“命 奕劻 与大学士 李鸿章 议和,诸国目 载漪 为首祸。”
(1)(名)头(2)(形)第一;最高的:~相|~脑。(3)(名)首领:~长。(4)(名)首先:~创。(5)(动)出头告发:自~。(6)姓。(7)(量)用于诗、词、赋;一篇叫一首。
(1)(名)祸患;祸事灾难(2)(动)损害:~国殃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