⒈ 亦作“疎僻”。
⒉ 犹疏忽。
⒈ 亦作“疎僻”。犹疏忽。
引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穀水》:“今川澜北注,澄映泥泞,何得言枯涸也?皆为疏僻矣。”
北魏 郦道元 《水经注·瓠子河》:“考地验状,咸为疎僻,盖闻疑书疑耳。”
(1)(动)清除阻塞使通畅;疏通(2)(形)事物之间距离远;事物的部分之间空隙大:~林|~星。(3)(形)关系远;不亲近;不熟悉:~远|生~。(4)(动)疏忽:~于防范。(5)(形)空虚:志大才~。(6)(动)分散;使从密变稀:~散。(7)姓。(8)(名)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文字;条陈:上~。(9)(名)古书的比“注”更详细的注解;“注”的注:《十三经注~》。
(1)(形)偏僻:~巷。(2)(形)性情古怪;跟一般人合不来:怪~|孤~。(3)(形)不常用的(多指文字):冷~|生~。